癲癇,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現代醫學已經證實,癲癇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復、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
癲癇的發作比較復雜,其中部分性發作中,有簡單部分性發作(無意識障礙)和復雜部分性發作(有意識障礙),二者都可以繼發全面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大多起源于顳葉內側或者邊緣系統,但也可以起源于其他部位如額葉。根據放電起源不同、擴散途徑和速度不同,復雜部分性發作主要表現為以下一些類型:
(1)僅表現為意識障礙:表現為突然動作停止,兩眼發直,叫之不應,不跌倒,面色無改變,發作后可繼續原來的活動。
(2)表現為意識障礙和自動癥:是指在上述意識障礙的基礎上合并自動癥。自動癥是指在癲癇發作過程中或發作后,在意識模糊的狀態下,出現的一些不自主、無意識的動作,發作后常有遺忘。
須注意的是,自動癥雖在復雜部分性發作中#!常見,但并不是其所特有的,在其他發作中(特別是失神發作)或發作后意識障礙(特別是強直-陣攣 發作)的情況下也可出現。臨床應注意鑒別,尤其是復雜部分性發作和失神發作的鑒別。
常見的自動癥包括:
1)口咽自動癥:#!常見,表現為不自主地舔唇、咂嘴、咀嚼、吞咽或者進食樣動作,有時伴有流涎、清喉等動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的口咽自動癥多見于顳葉癲癇。
2)姿勢自動癥:表現為軀體和四肢的大幅度扭動,常伴有恐懼面容和喊叫,容易出現于睡眠中。多見于額葉癲癇。
3)手部自動癥:簡單重復的手部動作,如摸索、擦臉、拍手、絞手、解衣扣、翻口袋、開關抽屜或水龍頭等。
4)行走自動癥:無目的地走動、奔跑、坐車,不辨方向,有時還可避開障礙物。
5)言語自動癥:表現為自言自語,多為重復簡單詞語或不完整句子,內容有時難以理解。如可能說“我在哪里”、“我害怕”等。病灶多位于非優勢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