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俗稱“羊角風”,是一種反復發生的大" />
癲癇俗稱“羊角風”,是一種反復發生的大腦神經過度放電所致的暫時性中樞神經功能失常,以局部和全身抽搐#!為常見。
患兒對自身疾病的認識不足,自控能力較差,若父母疏于管理,則常常導致治療不規范,疾病反復發作,甚至出現癲癇持續狀態而危及生命。
作為癲癇患兒的家長責任重大,因為患兒疾病的控制依賴家長的依從性。患兒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疾病的認識,一旦出現癲癇大發作應使患兒躺在床上或平整的地面上,將毛巾塞到患兒的牙齒之間,不應用暴力制止患兒抽搐,以免患兒受傷;若出現發作持續時間超過以往的時間或發作次數明顯增多應馬上就近就診。
二、嚴格按照專科醫生的處方督促患兒服藥,不能隨意改變藥物的劑量及停藥。
三、定期帶患兒復診,按醫囑調整藥物的劑量和服藥的次數,并監測血常規、肝功能。
四、加強對患兒日常生活的管理,保證患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及飲食習慣,避免過飽、過度疲勞、睡眠不足和情緒激動;盡量避免患兒接觸電腦及游戲機,因為電腦屏幕的閃光刺激可以誘發癲癇發作。
五、解除患兒精神上的負擔,避免其出現自卑情緒。
六、如患兒常在白天發作則盡量避免患兒單獨外出,尤其是避免單獨在馬路或其他危險的地方玩耍,以免發生意外。
癲癇一病,多屬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的證候。在發作期有本虛的見癥,但多以風陽、痰熱、氣逆、絡陰的“標實”癥狀較為突出。風痰濁邪蒙蔽腦竅,壅塞清陽,元神失控致上盛的癥狀比較多明顯。按中醫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應先以祛邪為主,可用開竅醒神、平熄肝風、清化痰熱、活血通絡、通腑泄熱轉氣等治法。此時邪氣亢盛,證候偏實而病程短暫,所以治無緩法,應迅速地祛除病邪為好,可針藥并用,中西醫并舉。休止期以后,證候多由實轉虛,是本虛標實而側重在“本虛”,上盛下虛而側重在“下虛”,其虛多見氣虛與陰虛,但以脾腎兩臟證候為主。按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應以扶正培本為為。因有血瘀、痰濁陰絡的標實在,故治療方面#!宜標本兼顧,而健脾化痰、益氣活血、育陰通絡滋陰潛陽、填精補髓等都是常用的治法。事實上,癲癇發作期多為時短暫,規律性的治療難以按病期考慮,治療的時間以休止期為主,所以對休止期的辨證治療十分重要。
總之,癲癇總的治療法則是消除病因,平降逆氣,穩定腦神以控制發作,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消除病因要有針對性,有熱清熱,有痰逐痰,有瘀化瘀,有風熄風,有驚鎮驚,有積消積,有蟲驅蟲;平降逆氣要抓信運脾、平肝、通腑,因逆氣之驟生多因肝氣上逆,脾胃轉紊亂;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重在調補脾胃。由于癲癇病情復雜、纏綿難愈,所以在臨床上還應注意以下的治療原則。
一)病癥結合,標本兼顧:癲癇病在不同的病程階段,如發作期和休止期,不同的病人會有不同的病理變化。因此中醫治癇以辨證論為基本治則。如明·王肯堂所云“所因不同,治療亦異如驚者安神,痰者吐之,火者清神”。癇證為患,不外乎風、痰、火、瘀、虛、病之初起和發作之時,邪氣有余,多為風、痰、火、瘀標證,當以治標為要。癇證日久和在休止期,應標本兼顧,攻補兼施,還應辨別病邪輕重緩急,或以熄風清熱化痰重,或以活血平肝,滋補肝腎為重。至于癇病日久正氣虧乏,虛象明顯者,則應以培元扶正為重。在治療手段方面,不僅重視內科藥物的系統治療,還應給合中西醫有效的非藥物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