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分享的帖:家長在癲癇診治中的責任,該文強調的就是“" />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分享的帖:家長在癲癇診治中的責任,該文強調的就是“癲癇家屬有責任和義務配合醫生的工作,確保患兒可以得到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下面要分享的文章也著重講述了家長該如何和醫生反映病史,希望家長們都可以看一下。
病史和腦電圖是診斷小兒癲癇的兩大重要依據。因此,患兒的家長能否正確反映病史對診斷癲癇十分重要。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反映患兒的病史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好能請目擊者描述患兒發作時的情況。
有些患兒家長在就診時把患兒的發作情況描述得有聲有色,但再一追問卻是聽別人說的,自己當時并沒在場,這種病史是不可靠的。家長對患兒發作情況的描述應包括發作的時間、頻率,有無先兆、誘因等;特別要注意發作的形式,是全身抽搐還是僅某一個肢體或面部抽搐,注意肢體抽搐是一側還是雙側;發作時是否入睡、疲倦,有無肢體癱瘓等。此外,如果患兒有多次發作,家長只需要詳細描述觀察#!仔細的一次就可以。
其次,家長不要夸大病情。
有些家長往往因為患兒發作時的恐懼驚厥現象,持續2~3分鐘的驚厥夸大說成“十多分鐘”或更長。這容易造成醫生對患兒病情判斷的錯誤,因此將家長在描述病情時要注意不要夸大病情。
第三,不要隱瞞家族病史。
癲癇診斷時,醫師往往會詢問一些家族中其他人的情況,家長應如實回答家族中是否有癲癇患者。有癲癇家族史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提供正確的病史,對孩子疾病的診斷有幫助。
第四,提供患兒成長的相關情況。
幾個月會抬頭、幾個月會坐、多大年齡會說話,以及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等,都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如果是患病多年的患兒,家長還要詳細提供孩子的用藥治療情況,如能事先用一張紙寫好在就診時交給,可以幫助醫生制定患兒的治療方案。
癲癇病治療方法很多,重要的是選擇自己適合的癲癇病的治療方法,對癥下藥,方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經常有好多朋友問:“病友會有治愈的朋友嗎”?其實現在癲癇的臨床治愈標準就是指停藥后不發作,除了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外,病友們的日常護理對癲癇的治療和康復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對于神經系統疾病,控制不發作,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是現在的醫療手段能夠做到的,不要相信“一步到位”的方法,更不要“求新、求奇”的治療“仙術”、偏方,癲癇治療沒有“捷徑”。
在醫生的選擇上,很多朋友也會“跟風”只認準某一位專家,誠然,有專家得到眾多病友/家屬的認可說明他們的確是有實力更是用心的在幫病友看病。但癲癇是個多學科疾病,表現和診斷治療都很復雜,有時候需要多位專家一起配合來制定治療方案,并不是說看了知名專家就可以治好,看病也追星更多的是心理原因,覺得聽到專家一句話都很滿足,這是不理性的。癲癇治療還應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專家并一起配合來共同開展好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