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兒,可以使用電子產品嗎?
癲癇患兒,可以使用電子產品嗎?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游戲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花樣繁多的電子游戲中,將大量時間花費在微信、微博與網絡中,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同時過度地使用電子產品對身心健康也有不良影響,臨床上,由于玩電子游戲誘發癲癇發作的病例報道也愈來愈多,這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嚴峻的社會問題。另外,如果癲癇患兒長時間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也會導致精神緊張和疲勞;而在電子游戲廳等通風條件較差的空間中,由于環境缺氧、嘈雜,也會誘發癲癇發作。
那癲癇患兒到底能不能看電視、電影或使用IPAD、手機等?能不能玩電子游戲呢?
電子游戲誘發的癲癇
1981年Rushton首次報道了由玩耍電子游戲引發的癲癇,并稱之為“空間侵襲性癲癇”,一個17歲的小男孩有過電子游戲中發作史,當他在游戲廳注視以15Hz頻率閃動的屏幕時癲癇發作了。1992年隨著電子游戲的商業化進程加快,有許多報道稱孩子們在玩游戲的時候癲癇突然發作了,表明游戲很可能是癲癇的一個誘發因素。由于玩電子游戲而誘發的癲癇,稱為電子游戲性癲癇,也屬于光敏性癲癇,是反射性癲癇的一種。腦電圖檢查室常用間斷性光線刺激評估個體的光敏性反應,主要是#!大程度地誘發光敏性患者出現異常的腦電圖反應,同時盡量避免誘發正常人出現此反應。光敏性反應在普通人群中發生率約0.5-9.9%,常見于兒童與青少年,并與癲癇有很高的相關性。有報道認為癲癇患者中光敏性反應的患病率在2-20%之間;一項相關調查發現,在1000名癲癇患者中,有10%的患者具有光敏感性。
誘發因素
○
電子游戲誘發的癲癇中,大部分是由于光敏感性反應,但是剝奪睡眠和疲勞無疑也會加重個體的敏感性反應。60%以上的光敏感性癲癇患者首次發作由看電視引起,尤其在近距離觀看或轉換頻道時更易誘發。1997年日本發生了所謂的“3D龍事件”,許多觀眾在收看動畫《口袋妖怪》第38集“電腦戰士3D龍”時不約而同昏倒,造成六百多名大小觀眾送醫,就是因為動畫采用紅藍光高頻閃光技術以達到震撼的效果,導致孩子們在看電影時由于視神經受到強烈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群形成超同步反復性放電,引起光敏感性癲癇。在日常生活中類似于IPS的閃爍光源如旋轉的直升機葉片、夜總會閃爍的燈光、日光穿過相對移動的成排樹木和柵欄或樹林中搖曳的樹葉、經水波反射的日光、不斷閃爍的電腦屏幕、透過百葉窗的光線等也可誘發。
在信息時代,通過手機、電腦上網是青少年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手段和媒介,如何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是癲癇患兒和家長必須面對的問題。電子產品的圖像、色彩、聲音等生動、豐富內容的變化,確有增強大腦反應能力、啟迪智力的作用,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和其他方面的健康,玩電子游戲時間不能過長,更不能上癮。對于癲癇患兒,除了以上所說的電子游戲性癲癇外,也應該注意以下:
①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要有節制,一般每次不宜超過30分鐘,尤其不建議犧牲睡眠時間通宵游戲;
②如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中間應休息5-10分鐘,避免眼睛和精神疲勞;
③盡量不玩驚險刺激的游戲,以輕松健康的游戲為主;
④閑暇時間可以聽聽輕松的音樂;
⑤由于兒童的自我控制力較差,癲癇患兒應該在家長的指導和監督下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不要去網吧、電子游戲廳等封閉、缺氧的環境中;
⑥癲癇患兒在使用電子產品時需要注意安全,尤其不要在行走或乘坐汽車等情況下使用手機;
⑦由于在玩游戲時大腦過于過度緊張、疲勞的狀態,有些癲癇患兒在長時間玩電子游戲后會誘發癲癇發作,如果曾經被閃光刺激誘發癲癇發作或者有過打游戲時癲癇發作的情況,那就要盡量避免玩電子游戲了;
⑧同時應當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消除緊張情緒。
癲癇患兒應該與正常兒童一樣生活和學習,家長對于患兒使用電子產品不能一概反對,而應該正確引導,合理安排;提倡患兒和健康兒童的無差別對待,給患兒提供一個輕松快樂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