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朋友對額葉癲癇都感覺很陌生,其實,額葉癲癇也是根據并發的部位命名的癲癇疾病" />
很多的朋友對額葉癲癇都感覺很陌生,其實,額葉癲癇也是根據并發的部位命名的癲癇疾病,對于患者的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因此多了解額葉癲癇的相關知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請癲癇病專家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額葉癲癇這種疾病。
額葉癲癇發作較為頻繁,臨床表現有多種形式,癲癇的癥狀有哪些?額葉癲癇的癥狀特點可表現為簡單分、復雜分、繼發性全身性發作及它們的組合。額葉癲癇發作常1日多次并多在睡眠中發生。額葉分發作有時可誤為精神性發作。其發作間期腦電圖可以正常,常為背景活動不對稱,單側或雙側額葉癇性放電。
額葉癲癇的癥狀是什么?
額葉癲癇的癥狀特點總的是:①發作持續短暫;②源于額葉的復雜分發作常無發作后狀態;③較顳葉癲癇易全身泛化;④強直性或姿勢性改變突出;⑤發作開始常有復雜的姿勢自動癥;⑥如為雙側放電則常跌倒。
源于額葉附加運動區的運動發作典型為姿勢的、灶性強直的、發音性、舞劍樣動作。源于扣帶回的癲癇開始為復雜分發作,有復雜的姿勢自動癥,并常有自主神經癥狀,情感或情緒的改變。源于前額極區的發作有強迫性思維、頭眼的反向偏斜、軸性陣攣及自主神經癥狀。
源于眶額區的發作為復雜分性,開始有運動性和姿勢性自動癥,嗅幻覺及自主神經癥狀。源于背外側的發作,可以是強直性、陣攣性及語言停止。源于島蓋的發作特點有咀嚼、流涎、吞咽、語言停止、上腹先兆、恐懼、自主神經癥狀和味幻覺,并常用同側面的強直性抽動。源于運動皮層的癲癇發作主要是簡單分性,不同側與不同位表現各有不同。
嬰兒作為癲癇的人數人群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嬰兒時期是抵抗力較差的階段,是#!容易受到癲癇困擾的一個時期,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因為感染和遺傳發作癲癇病,嬰兒癲癇的早期癥狀不會特別明顯,因此需要家長對此進行了解。那么,嬰兒癲癇的早期癥狀是什么呢?
1、小發作
表現為突然發生短暫的意識喪失,沒有發作后嗜睡,發作時語言中斷、活動停止,固定于某一體位,不跌倒,兩眼茫然凝視。有時面色蒼白,沒有肌肉抽搐,發作持續2-10秒,不超過30秒,很快意識恢復,繼續正常活動,這是#!常見小兒癲癇病的癥狀,不容易察覺。
2、大發作
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呼吸暫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抽搐開始為四肢的強直、握拳、兩眼上翻或偏斜一方,然后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陣攣性抽動,呼吸急促不整,常有舌咬傷,可以有大小便失禁。發作持續1-5分鐘,發作后意識不清或嗜睡,經數小時清醒。
3、無動性發作
一些小兒會突然發生肌張力喪失,不能維持姿勢,發作持續1-3秒,可以連續數次,不完全性肌張力喪失,可表現為突然低頭。若全身肌張力喪失可驟然倒下,意識暫時不清。發作后立即清醒,當即站起,這種情況稱為無動性發作,也是小兒癲癇病的癥狀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