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幾種常見臨床發作類型的表現為:
癲癇幾種常見臨床發作類型的表現為:
1.強直-陣攣性發作又稱大發作,是臨床#!常見的發作類型。表現為全身肌肉強直及肢體有節律地抽動,分為:①強直期:發作時突然摔倒,全身骨骼肌肉呈強直性收縮,頭后仰,雙上肢屈曲強直,雙下肢伸直強直并意識喪失。由于呼吸肌鼠直收縮,出現呼吸暫停與發紺。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持續數秒或數十秒。②陣攣期:緊接強直性發作后全身呈節律性的抽搐,呼吸慢慢恢復,口吐白沫,有時伴舌、唇咬傷出血和尿失禁,持續1---5min,慢慢停止,后昏睡,清醒后一般情況良好,多數可有不同程度的頭痛、乏力、肌肉酸痛。腦電圖:發作時呈現全腦棘波或棘慢復合波。發作間歇腦電圖正常或出現棘慢波。
2.失神發作發作時突然意識喪失,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兩眼凝視前方,但會不跌倒,手中物品不落地,無抽動。持續數秒,一般不超過半分鐘,后意識恢復,繼續原來的活動,對發作不能記憶。腦電圖:全腦同時出現同步的、3次/s棘慢復合波。
3.嬰兒痙攣征為嬰兒時期的一種特殊肌陣攣發作,表現為1---3s的突然彎腰、點頭、兩臂前舉,少數呈向后伸直等動作,多在3---7個月起病。臨床特點:①特殊的發作形式:②特異的腦電圖改變;②智力、運動發育落后。預后不良,影響運動和智力發育,90%遺留有智力低下。腦電圖:出現持續性、高幅、不同步、不對稱慢波雜以尖波和棘波。
4.簡單部分性發作以簡單部分性運動發作多見,發作時意識不喪失,表現為癲癇灶對側肢體或面部抽動,因口、唇、拇指、示指在運動皮質區所代表的面積#!大,這些部位也#!容易受累。杰克森發作:癲癇灶放電,抽動也按皮質運動區對軀體的支配順序擴展。可從一側口角開始抽動,依此擴展到手、前臂、上肢、肩、軀干、大腿、小腿、足趾抽動。如擴展到對側大腦半球發生全身抽動,則有意識喪失。部分性發作后,在原來受累部位可出現一過性的麻痹,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為托德癱瘓。腦電圖:發作期間大多正常,也可出現單個棘波或慢波。棘波灶可位于中央區,也可見于顳葉或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