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
體格檢查
癲癇的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
體格檢查
癲癇的體格檢查包括一般內科系統查體和神經系統查體。重點應放在神經系統方面,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和智能,注意患者的言語是否正常,在檢查眼部時應注意檢查眼底。體格檢查對癲癇的病因診斷有一定幫助。
輔助檢查
1、腦電圖
由于癲癇發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是大腦興奮性的異常增高,而癲癇發作是大腦大量神經元共同異常放電所引起的。EEG反映大腦電活動,是診斷癲癇發作和癲癇#!重要的手段,并且有助于癲癇發作和癲癇的分類。臨床懷疑癲癇的病例應進行EEG檢查。在應用中須充分了解EEG的價值和局限性。
2、腦磁圖
是新發展起來的一種無創性腦功能檢測技術,其原理是檢測皮質神經元容積傳導電流產生的磁場變化,與EEG可以互補,有條件的單位可應用于癲癇源的定位以及功能區的定位,并不是常規檢查。
3、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
能夠發現較為粗大的結構異常,但難以發現細微的結構異常。多在急性癲癇發作時或發現大腦有可疑的鈣化和無法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查的情況下應用。
4、磁共振成像
MRI在臨床中的應用,大大地改進了對癲癇患者的診斷和治療。MRI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能夠發現一些細微的結構異常,對于病因診斷有很高的提示價值,特別是對于難治性癲癇的評估。特定的成像技術對于發現特定的結構異常有效,例如海馬硬化的發現。如果有條件,建議進行頭顱MRI檢查。
5、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
是通過向體內注射能夠發射γ射線的放射性示蹤藥物后,檢測體內γ射線的發射,來進行成像的技術,反映腦灌注的情況。可作為難治性癲癇術前定位中的輔助方法。癲癇源在發作間歇期SPECT為低灌注,發作期為高灌注。
6、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正電子參與了大腦內大量的生理動態,通過標記示蹤劑反映其在大腦中的分布。可以定量分析特定的生物化學過程,如可以測定腦葡萄糖的代謝及不同神經遞質受體的分布。在癲癇源的定位中,目前臨床常用的示蹤劑為18F2脫氧葡萄糖,觀測局部腦代謝變化。理論上講,發作間歇期癲癇源呈現低代謝,發作期呈現高代謝。
7、磁共振波譜
癲癇源部位的組織具有生化物質的改變,利用存在于不同生化物質中相同的原子核在磁場下其共振頻率也有差別的原理,以光譜的形式區分不同的生化物質并加以分析,能夠提供癲癇的腦生化代謝狀態的信息,并有助于定位癲癇源。其中1H存在于一些具有臨床意義的化合物中,腦內有足夠濃度的質子可以被探測到,因此臨床應用#!多的是磁共振質子波譜。
8、功能磁共振
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能夠在不應用示蹤劑或者增強劑的情況下無創性地描述大腦內神經元激活的區域,是血氧水平依賴技術。主要應用于腦功能區的定位。
目前應用于癲癇領域的影像學檢查越來越多,很多檢查僅僅針對特殊目的,如病因學診斷、術前評估等,而并非常規檢查,如SPECT、PET、MRS、fMR1等。在臨床實踐中,應該熟悉每一種技術的特點,根據不同的臨床要求和現實條件選擇相應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