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
癲癇專家指出:癲癇病,古時稱為“羊癲瘋”,正是因為對這個病很熟悉,所以市民會將一些錯誤的癲癇病常識認為是正確的,具體如下。
誤區1:發作時患者神志喪失
絕大部分癲癲患者發作都伴隨神志喪失。但有些類型的癲癇,如局限性發作,肌陣攣癲癇等,病人發作時意識清楚。因此,不能因為患者神志不喪失,就否認癲癇的診斷而貽誤治療。
誤區2:聯合用幺比單一用幺好
抗癲癇用幺原則之一就是主張單一用幺。近年研究發現絕大數癲癇病人在血幺濃度監測下,服用一種合適劑量的抗癇劑,可以滿意地控制發作,沒有必要同時服用多種抗癇劑。聯合用幺易導致慢性中毒,幺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幺效,增加毒副作用,并使發作變頻,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誤區3:抽搐就是癲癇病
抽搐是癲癇的主要癥狀之一,但不是癲癇病的獨有癥狀。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低鈣抽搐、小兒高熱驚厥、低血糖驚厥等,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癲癇病所致。同時,有些類型的癲癇病人并沒有抽搐癥狀,因此,不能把抽搐與癲癇等同起來。
誤區4:西幺治療需要終身服幺
西幺治療癲癇的原則之一是堅持長期用幺,緩慢停幺,但不一定都要終身服幺。患者確定有效的幺物治療方案后,要遵守醫囑,按時按量按療程地堅持服幺,直至完全控制發作4年左右,就可以逐漸減停幺物,其減停過程需持續1~2年。逐步減幺期間如病情發作,則需恢復原幺量繼續服用4年控制不發、再依次減停。
誤區5:癲癇病人不宜生育
癲癇雖有遺傳性,但對下代的影響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說來,癲癇病人的子女只有5%發生癲癇,因此癲癇病人是可以生育的。雖然我國法律未明令禁止癲癇病人生育,但從優生學的角度,癲癇病人#!好避免與驚厥閾值低的人結婚,癲癇病人應在病情穩定,基本控制發作后生育。
誤區6:繼發性癲癇與遺傳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