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的診斷并不難,首先判定是否為癲癇,其次要確定發作類型,最后找出病因或腦損傷部" />
癲癇病的診斷并不難,首先判定是否為癲癇,其次要確定發作類型,最后找出病因或腦損傷部位。目前本病的診斷依據主要靠臨床表現,典型的發作對確定診斷有決定性意義,所以詳細、完整、準確、清晰的病史、體格檢查及神經系統檢查、腦電圖檢查及有關實驗室檢查便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但臨床上有大約l/3的病人,經多種檢查,試圖通過儀器查出證據,但只見發作,而檢查指標不見異常。
在癲癇診斷時應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①發作性癥狀是否為癲癇。
②如果是癲癇,是什么類型的發作,是否為特殊的癲癇綜合征。
③如果是癲癇,是否存在致癇病灶,是否有誘發因素,誘因是什么。
因大多數患者發作時有一定的意識障礙,本人對發作過程不能表達,又因為醫師很少目睹患者的發作過程,所以詳確的病史主要靠患者家屬或目睹者陳述出來,密切配合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以便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希望從某些儀器上得到診斷依據,但有5%—20%的癲癇發作患者腦電圖正常,重要還是看臨床癥狀,以免延誤治療時機,使病情加重才開始治療,這是極其錯誤的認識,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據統計80%左右的癲癇患者都有腦電圖異常,而只有5%~20%的癲癇患者發作間歇期腦電圖可表示正常。若能重復檢查,使用適當的誘發試驗和特殊電極,其陽性率可達90%~95%。故EEG檢查對癲癇的診斷、定位定性、判斷類型及療效觀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凡在腦電圖上出現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及多棘慢波,統稱癇樣波,也稱癇性放電或癇樣波發放,亦可稱發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