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疾病是我國發病率第二高的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偏頭痛,癲癇病的患者有穩定和不穩定之分,對于穩定的癲癇患者,只要做好日常" />
癲癇疾病是我國發病率第二高的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偏頭痛,癲癇病的患者有穩定和不穩定之分,對于穩定的癲癇患者,只要做好日常護理,便可以減少發病,對于不穩定的癲癇病患者,應積極的進行藥物治療,那么如何判斷是否是癲癇疾病呢?癲癇病患者的早期癥狀是什么呢?
癲癇患者的臨床、經常性的會出現發作性腹痛,發作的部位往往是在臍周圍及上腹部,也有一些患者患者是下腹或者是腹側面疼痛,像這樣的疼痛一般都比較劇烈,持續時間也比較長一些,一般都是在10分鐘以上,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劇烈的絞痛,疼痛持續時間甚至到幾個小時,同時還會伴有胃腸道反應,就像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
癲癇有時還會有失神發作,表現一般為短暫的意識喪失(通常2~15秒),失神型癲癇病發時常常會突然中止活動、短暫性失語,有時面色蒼白,兩眼凝視,偶爾兩眼上翻,失神性發作這些都是急性發作,很少有先兆,嚴重的癲癇患者可伴有肌陣攣、肌肉張力消失而摔倒。因為發作的時間短暫,往往很難讓人引起重視,通常被患者忽略。
癲癇患者陣攣停止后有5~8秒的肌肉遲緩期,一般呼吸先恢復,心率、血壓、瞳孔等慢慢恢復正常,如果出現大小便失禁,大概需要5~10分鐘意識才會完全恢復。也有很多患者在意識障礙減輕后慢慢的進入了昏睡狀態,少數出現自動癥表現,四處游走。這些都是癲癇發作的一些癥狀表現。
部分癲癇病患者發病時可能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一般表現為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臨床癥狀多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潮紅、體溫低或發熱、眩暈,暈厥,血壓不穩,出汗等。還有一部分患者也會有短暫的時間失去意識,也有部分患者會失去定向障礙和知覺障礙,精神模糊等,但大多數患者只是喪失部分意識,不會完全喪失。
在臨床上,癲癇的發作分為持續性發作和短暫性發作,對于短暫性發作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保護措施,比如在口里塞根筷子或者毛巾,避免發病者傷害自己,任其抽搐,抽搐完就可以自行恢復正常,但如果患者抽搐5分鐘以上,應及時送醫院就診,對于頻繁發作的癲癇病患者,應持續治療,按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