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病因多樣,包括腦部疾病、自身因素和遺傳因素等。
癲癇的病因多樣,包括腦部疾病、自身因素和遺傳因素等。 1.腦損傷與腦損害: 腦損害與腦損傷,在胚胎發育中受到病毒感染,放射線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發育不良可以引起癲癇胎兒生產過程中,產傷也是引起癲癇的一個主要原因顱腦外傷也可引起癲癇。 2.顱腦疾病: 顱腦其它疾病,腦腫瘤,腦血管病,顱內感染等。 3.自身因素: 癲癇病患者在發熱、全身感染、外科手術、精神高度緊張及過度疲勞等時,即使維持有效血藥濃度也可誘發持續狀態。食物中毒、藥物中毒、飲酒、過度勞累、妊娠、分娩等是引起癲癇病持續狀態的常見原因。另外,水、電解質紊亂,先天代謝異常等也可導致癲癇病持續狀態的發生。 4.遺傳因素: 癲癇具有遺傳性。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稍多,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另外發熱,精神刺激等也是癲癇發生的誘因。在一些有癲癇病史或有先天性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臟畸形的病人家族中容易出現癲癇。 癲癇可見于各個年齡段。由于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的不同,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 1、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以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強直和抽搐為特征,一次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小于5分鐘,常伴有舌咬傷、尿失禁等,并容易造成窒息等傷害。強直-陣攣性發作可見于任何類型的癲癇和癲癇綜合征中。 2、失神發作:典型失神表現為突然起病,動作中止,兩眼凝視,叫之不應,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輕微的運動癥狀,結束也突然。通常持續5-20秒,罕見超過1分鐘者。主要見于兒童失神癲癇。 3、強直性發作:表現為發作性全身或者雙側肌肉的強烈持續的收縮,肌肉僵直,常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但是一般不超過1分鐘。強直發作多見于有彌漫性器質性腦損害的癲癇患者,一般為病情嚴重的標志,主要為兒童,如Lennox-Gastaut綜合征。 4、肌陣攣發作:是肌肉突發快速短促的收縮,表現為類似于軀體或者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多出現于覺醒后。可為全身動作,也可以為局部的動作。 5、痙攣:指嬰兒痙攣,表現為突然、短暫的軀干肌和雙側肢體的強直性屈性或者伸性收縮,多表現為發作性點頭,偶有發作性后仰。其肌肉收縮的整個過程大約1~3秒,常成簇發作。常見于West綜合征,其他嬰兒綜合征有時也可見到。 6、失張力發作:由于肌肉張力的突然喪失而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姿勢,出現猝倒、肢體下墜等表現,發作時間相對短,持續數秒至10余秒多見,發作持續時間短者多不伴有明顯的意識障礙。 7、簡單部分性發作:發作時意識清楚,持續時間數秒至20余秒,很少超過1分鐘。根據放電起源和累及的部位不同,單純部分性發作可表現為運動性、感覺性、自主神經性和精神性,后兩者較少單獨出現,常發展為復雜部分性發作。癲癇的病因? 癲癇的癥狀?
文章來源: 癲癇知識 發表時間:2017-09-07
舉報/反饋
本欄目最新
本欄目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