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術一 艾灸穴位:百會、印堂、太陽、身柱、中樞、十七椎下、長強、曲澤、委中。 操作規程:燈火灸。 主治:突然喪失意識,甚至仆倒,昏不知人,兩目上視,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四肢抽搐。 技術二 艾灸穴位:百會、神庭、頭維、太陽、耳尖、耳背溝三穴、從風府至長強督脈諸穴、尺澤、委中。 操作規程:時令燈火灸:浸人油中約1cm,用之前取軟棉紙吸去燈草外之浮油,然后醫者用拇指、食指捏住燈心草上1/3處,將其引燃,火要微,不要大。將點著之火朝向所取之穴位點移動,并在穴位旁稍停瞬間,待火焰由小變大時,立即將浸油端垂直接觸穴位標志,此時從穴位點引出一種氣流,把燈心頭部爆出,并發出淸脆的晰的爆碎聲,火隨之亦火,最后用軟棉紙將穴位之油吸凈。每于二十四個節氣日上午灸1次,3次為一個療程。治療#!短者為一個療程,治療#!長者為六個療程。 主治:突然喪失意識,嚴重者昏不知人,兩目上視,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四肢抽搐。 技術三 艾灸穴位:百會、內關(雙)、神門(雙)、中脘、太沖(雙)。 操作規程:①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10~20分鐘,每日灸1次。②隔姜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10~30壯,艾炷如黃豆大,每日灸1次。 主治:適用于發作期。 技術四 艾灸穴位:心俞(雙)、神闕、氣海、足三里(雙)、豐隆(雙)、太溪(雙)、三陰交(雙)。 操作規程:瘢痕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3~5壯,艾炷如黃豆大。每20~30天灸1次。 主治:適用于緩解期。癲癇的艾灸療法
文章來源: 癲癇知識 發表時間:2017-09-08
舉報/反饋
本欄目最新
本欄目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