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良性癲癇
所謂良" />
兒童良性癲癇
所謂良性癲癇,是指那些預后良好,容易治療,即使不加治療至青春期也可自行停止的發作。
已報告的良性癲癇有:良性的新生兒驚厥、嬰兒期良性肌陣攣、良性嬰兒痙攣癥和兒童期良性的部分性發作。在良性癲癇中以兒童良性部分性發作#!多。
兒童良性部分性發作
主要的表現是腦電圖可見局部尖波放電和臨床上的癲癇發作。
以4~12歲的兒童多見;
腦中樞沒有器質性損害、智力正常;
腦電圖有典型的局限性尖波;
可伴有部分性或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
可僅有腦局部尖波放電而沒有臨床癥狀。
發作類型
52%的患者臨床表現為強直陣攣發作,
但實際上是顳葉中部的尖波放電,臨床見到的這些強直陣攣發作者,實際上是部分開始繼全身性發作,只是由于腦的局部放電傳播太快,臨床上難以發現顳葉中部放電的臨床表現。再之,這些患兒多在夜間發作,故早期的癥狀不易被發現。
部分性發作約占半數,部分性發作中常表現為一側上肢抽搐或半身抽搐,但單純下肢抽搐者較少見。也可有局部感覺癥狀,如口唇部、面部發麻、刺痛感等,但這些發作較運動發作少見。
典型的良性部分性發作
在發作時患兒意識常不受影響,發作中患兒也許可以走動和訴說發作時的感受,一旦意識受影響,多已變為部分開始到全身性發作。
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在一分鐘以內,很少超過3分鐘。
發作多在睡眠或覺醒時,而且發作頻率很低,每年可能有1~3次的發作。
有的患者家庭成員中也有腦電圖局限性尖波放電。實際上在有腦局限性尖波放電的人中,只有8.8%的人在兒童期出現了良性的部分性癲癇,大部分人沒有臨床癥狀,鎖著年齡增長,尖波也就消失了。
良性部分發作的兒童很容易在發熱時出現驚厥,約20%的患兒曾有發熱驚厥史。
治療與預后
良性癲癇發作用小劑量抗癇藥物就能得到良好控制,但也有一小部分患兒的發作較難以控制,但其預后亦同樣是良好的。
苯巴比妥、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用藥后3~5年內沒有發作即可考慮緩慢停藥,即使腦電圖仍然不正常也可停藥。
也有主張:由于良性部分發作者的異常腦電圖一般在15歲時消失,所以治療應堅持到15歲為妥。對那些沒有臨床癥狀,而有腦電圖局灶性尖部發放者都不主張治療。
該型癲癇預后良好,幾乎所有患兒的發作在15~18歲間可以停止,而且也不會發生進一步的神經系統損害。
這類型患兒的家長應樂觀對待患兒的癲癇發作,同時積極采取治療措施,不要消極等待發作自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