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研究所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發現,基因變異導致的細胞凋亡進程不正常可能是癲" />
日本理化研究所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發現,基因變異導致的細胞凋亡進程不正常可能是癲癇發病的原因。
癲癇是一種疑難疾病,患者會突然出現肌肉收縮、意識障礙、摔倒并發生身體痙攣等病癥。經常性反復發作是這種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人員在癲癇患者中調查了8至20歲發病的人。這種類型的患者在所有癲癇患者中占7%至9%,并具有家族遺傳性。他們側重研究患者家族的基因,共調查了墨西哥和歐美的44個患者家族,結果在墨西哥的6個家族中發現一種被稱為“efhci”的基因出現異常。
研究人員發現,“efhci”基因異常對人體內去除不必要細胞的機制——“細胞凋亡”有阻礙作用。他們認為,由于基因變異,在腦成長過程中,一些應該去除的死亡細胞仍繼續殘留在一些人的腦中,并構成異常的網絡。這可能與癲癇病發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