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的發作嚴重時候叫做“羊癲瘋”,是神經系統常見病之一。促發病因對頭部雜產傷,腦炎,高血壓等等。但是,假如癲癇病發作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那?這個問題是我們很多人都會想的問題,下面我們來給你解答一下。希望能夠幫助您!
一般來說,癲癇病人在發作前有先驅自覺癥狀,如感覺異常,胸悶、上腹部不適、恐懼、流涎、聽不清聲音、視物模糊等。因此,患者本人在預示到癲癇發作前應盡快離開如公路上、水塘邊、爐火前等危險境地,及時尋找安全地方坐下或躺下。患者的家屬也應學會觀察病人發作前的表現,以便盡早做出預防措施,防止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在病人未發作起來時立即用針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有時可阻止癲癇發作。
癲癇小發作時,患者表現為短暫的意識喪失,通常只有幾秒鐘,沒有抽搐痙攣,臉色發白或發紅,小孩表現原地打轉等,一般容易被人忽視。局限性癲癇通常表現為局限性的,手、腳、面部等處的痙攣抽搐。發現有上述表現的一定要支醫院接受檢查治療,按醫矚堅持服藥。
癲癇大發作時,病人表現為腿部痙攣抽搐,頭部后仰,大叫一聲摔倒在地,全身肌肉呈強直性收縮、痙攣,嘴巴緊閉,兩眼上翻,僵直期一般持續數秒至半分鐘,轉為陣攣期,此期全身肌肉呈有節律的強烈收縮,呼吸恢復,隨呼吸口中噴出白沫或血沫,尿失禁,一次發作持續2-3分鐘,多的可達7-8分鐘。
當病人發生全身抽搐前將要倒地時,患者家屬或救助者若在附近,要立即上前扶住病人,盡量讓其慢慢倒下,以免跌傷。同時,趁病人嘴巴未緊閉之前,迅速將手絹、紗布等卷成卷,墊在病人的上下齒之間,預防牙關緊閉時咬傷舌部。
對于已經倒地并且面部著地的,應使之翻過身,以免呼吸道阻塞。此時若病人已牙關緊閉,不要強行橇開,否則會造成病人牙齒人松動脫落。然后救助者可解開病人的衣領和褲帶,使其呼吸通暢。為防止病人吐出的唾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救助者或家人應始終守護在病人身旁,隨時擦去病人的吐出物。
病人抽搐時,不可強行按壓其肢體,以免造成韌帶撕裂、關節脫臼、甚至骨折等損傷。也不要強行給其灌藥。癲癇發作中,為免使病人再受刺激,不要采用針刺、指掐人中穴的搶救方法。更不要用涼水沖澆病人。
少數患者的大發作,可接連發生,在間歇期間仍是神態暈迷,這為癲癇的持續狀態。這是該病的一種危重情況,如不及時搶救,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衰竭直至死亡的嚴重后果。一旦發生癲癇的持續狀態,如就近有魯米那針劑,可先給一次較大劑量的藥物,然后盡快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
當病人全身肌肉抽搐痙攣停止,進入昏睡期后,應迅速將病人的頭轉向一側,同時抽去其上下牙之間的墊塞物,讓病人口中的唾液和嘔吐流出,避免窒息。此時病人的全身肌肉已放松,可將其原來的強迫姿勢改為側臥,這樣可使病人全身肌肉放松,口水容易流出防止窒息,同時舌根也不易后墜而阻塞氣道。并注意病人保暖及周圍環境的安靜。
上面就是為大家介紹到的癲癇病的急救方法,您了解了沒有?關于癲癇病的方面還有一些問題還是需要自己來維護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安安全全的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和老人,,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