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陣攣性癲癇病的定義:
一、肌陣攣性癲癇病的定義:
肌陣攣性癲癇病是一個遺傳性、年齡相關性癲癇病綜合癥,占癲癇病總數的5-11%,通常首次發作在學齡期和學齡前期。突出的臨床表現形式是清醒時的肌陣攣,主要是肌肉近端肌群,尤其是前臂和三角肌群,常出現的覺醒期;常伴有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和典型的失神發作。常因缺少睡眠、飲酒、閃光刺激后發病或在月經期,晝夜周期失調或調整藥物時。神經系統檢查是正常的、神經影像檢查正常。典型的腦電表現形式是棘波或多棘波伴慢波,頻率地3-5Hz,多集中在額中央區,有時頻率可能低至2Hz或高于7Hz。表現為局灶性異常的比例是15-40%。盡管肌陣攣性癲癇病有如此顯明的臨床表現形式和腦電證據,但是仍然有25-90%的錯誤診斷為其它癲癇病類型,如果缺少對它的認識、經常把肌陣攣發作誤認為是單純部分性發作,尤其是肌陣攣是局限性在一組肌群時。
二、肌陣攣性癲癇病的癥狀表現:
1、肌陣攣發作面部、軀干或肢體突然快速的抽動,抽動多單一,也可為重復抽動。發作時不伴有意識障礙,可發生于任何時間。發作可因刺激誘發
2、全身肌陣攣性、肌陣攣失張力性和失張力性發作,此3種發作均可導致頭或身體突然倒下,臨床上難以相互區分。其精確的診斷有賴于肌肉活動描記。
三、肌陣攣性癲癇病診斷方式:
其腦電圖可表現為慢的多棘-慢波、慢棘-慢波或快節律放電,前頭部占優勢。發作到最后可見一個短暫痙攣,其臨床特點與肌陣攣相似。
肌陣攣性癲癇病的發病人群常見的是青少年,也有嬰兒,嬰兒良性肌陣攣性癲癇病,為嬰兒期特發性癲癇病,可能和遺傳有關。部分患兒有癲癇病或熱性驚厥家族史。患兒出生后精神運動發育正常,神經系統檢查、神經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正常,目前報道有兩種類型的嬰兒良性肌陣攣性癲癇病。
通過以上的介紹希望大家對肌陣攣性癲癇病有更多的認識,如果有肌陣攣性癲癇病的癥狀表現及時到專業的醫院進行確診,提醒患者一定要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確保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