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人們對癲癇患者的教育問題存在著許多誤解,認為癲癇病人智力低下,工作能力差" />
近幾年來,人們對癲癇患者的教育問題存在著許多誤解,認為癲癇病人智力低下,工作能力差。因而有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限制了癲癇病人的學習和工作,甚至硬性規定凡有過兒童癲癇小發作都不能上學,這是毫無道理,毫無根據的,是對癲癇兒童的歧視。
培養癲癇患兒自尊及獨立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應該在教育已經懂事的癲癇患兒正視現實,要有勇氣戰勝恐懼,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使生活更美好。鼓勵癲癇患兒參加各項有益活動,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自我意識,克服膽怯、無能感的心理狀況。家長要拋棄“過分保護”的觀念,避免強調兒童癲癇小發作的復發性,對于減輕癲癇患兒的心理障礙是有一定幫助的。
同時,應該讓癲癇患兒逐漸認識到服藥與治療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是其#!基本的社會責任感。絕大多數癲癇兒童無明顯智力障礙,可以在普通學校讀書。家長要親自與學校聯系,讓老師了解癲癇患兒的發病及治療情況,取得老師和同學的同情、理解、關心和照顧。同時,使患兒在集體生活中認識自我,增強社交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