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癲癇病能治好嗎,患上癲癇的患者只能是初步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但也僅只限于“初步”,所以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同時,青少年時期也是一個迅速建立自我意識和好動時期。常常在他們還沒有能力確定未來時就讓他們對未來治療上作出選擇,他們常常會害怕治療的難度,對未來沒有任何信心,還怕治療失敗給他們身體帶來的傷害!對于女性朋友們卻尤為明顯。
早期癲癇病能治好嗎
哪些中藥可以治療癲癇病
1、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歸肝、肺、脾經。功效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主要用于風痰所致的癲癇等癥,是治風痰之要藥。天南星含有氨基酸及生物堿等成分,有祛痰、鎮靜、抗驚厥、鎮痛作用,常與全蝎、天麻等配伍。常用量:3~10克,生用作煎劑應久煎。
2、蜈蚣: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于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實驗證明有中樞抑制、抗驚厥和鎮痛作用。止痙作用比全蝎強。其常用量為1~3克(1~3條),入丸、散量減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3、僵蠶: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適用于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僵蠶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動物實驗有抗驚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4、全蝎: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于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癥,被譽為;止痙抽之要藥;。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種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樞,有溶血作用,實驗證明有抗驚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常用量一般是2~5克(或1~3條),蝎尾1~2克。
5、遠志:性味辛、苦,微溫。歸肺、心、腎經。善于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散癰腫。主要用于治療氣逆上沖、不足、痰濁邪積等癲癇證。藥理試驗證實有鎮靜、催眠及對抗五甲烯四氯唑的致驚作用,有;交通心腎;之長。常用量:5~15克。
6、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膀胱經。能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主治肺痿痰壅、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之證,又治小兒癲癇。茯苓主要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質、麥角留醇、鉀鹽等,有鎮靜作用。現代常以本品煎服(每次60克,日1劑),治療精神分裂癥。
7、酸棗仁:性味甘、酸,平。歸心、肝、膽經。功效養心益肝、安神、斂汗,適用于氣血不足、心脾兩虧、頭昏心悸等證。酸棗仁含酸棗仁皂甙、脂肪油、蛋白質、K谷甾醇、揮發油等。實驗證明小劑量有鎮靜作用,稍大劑量則有催眠效果。其鎮靜、催眠作用的活性成分為水溶性的,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與一般的安定藥頗似。煎服時常用量為10~20克。研末吞服,每次1.5~3克。
8、礞石:性味甘、咸,平。歸肺、肝經。能平肝鎮驚、下氣墜痰,主治積痰驚癇。《本草備要》中說:;能平肝下氣,為治驚利痰之圣藥;。《本草從新》說:;為治頑痰癖結之神藥;。常用量:5~10克。打碎布包先煎。
9、天竺黃:性味甘、寒。歸心、肝經。功效清熱化痰,涼心定驚,主治痰熱癲癇、中風痰壅、小兒痰熱驚風、熱病神昏等。《本草匯言》曰:;竺黃性緩,清空解熱,而更有定驚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兒驚風天吊,夜啼不眠……如大人中風,失音不語,入風痰藥中,亦屢奏效;。常用量:3~6克,研末沖服,每次0.5~1克。
早期癲癇病能治好嗎
也許會有人說癲癇小發作也會造成這樣的危害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癲癇每一次發作都是大腦的異常放電,對腦細胞都會有損害。因此每種類型的癲癇都要及早治療。羊羔瘋患者會不會失去記憶想要#@杜絕羊羔瘋發作就必須修復受損腦神經元細胞,平衡異常放電,一定要了解羊羔瘋病的病因,祝您早康復。早期癲癇病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