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為何治不好
癲癇每次發作,患者的腦部細胞往往就會受到損害一次,癲癇病人長期的反復作甚至會出現智力下降的現象;意外的損傷:要知道癲癇病是一種腦神經頑疾,不僅治療的周期長,而且給患者所帶來痛苦和困擾也是很大的。許多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癲癇病還是會反復發作,癲癇為何治不好?
(一)發病原因
1.難治性癲癇病因繁多,大部分存在腦部病損,如海馬硬化、腦外傷、腫瘤、結節性硬化和先天性發育異常等。
2.難治性癲癇影響因素包括 ①1歲以內發病;②發病年齡晚或用藥不當遷延日久不能控制發作;③復雜部分性發作、嬰兒痙攣癥、Lennox-Gastaut綜合征等易發展為難治性癲癇;④頻繁發作、每次發作癥狀重和持續時間長者;⑤EEG背景為慢波,頻發癇樣放電,AEDs血藥濃度已達治療水平仍有癇樣發放;⑥伴智能及精神障礙者;⑦長期持續心理緊張;⑧腦部器質性疾病。
(二)發病機制
1985年我國22省市對農村癲癇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癲癇發作自然緩解2年以上者占40.4%,自然緩解5年以上占27.1%。而對癲癇患者經過合理而正規的藥物治療,發作完全控制率僅為50%~85%。
治療失敗的原因:①發作類型判斷錯誤因而用藥不當;②發作頻率估計錯誤因而用藥劑量不夠;③不正規的用藥,不能維持穩態有效血濃度;④癲癇本身為難治性癲癇。
各種類型癲癇均可導致難治性癲癇,研究發現,難治性癲癇病人存在多藥耐受基因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gene,MDRI)過度表達。Tishler(1995)報道319例難治性癲癇病人手術切除癲癇灶內的MDRI mRNA基因表達,其中11例表達水平是正常腦組織的10倍,并有毛細血管和膠質細胞跨膜P-糖蛋白增高,腦內抗癲癇藥(AEDs)濃度僅為MDRI mRNA基因表達陰性患者的25 %,難治性癲癇可能與此有關。
癲癇為何治不好?特殊病因引起的癥狀性癲癇,如發育異常、腦腫瘤、腦外傷、腦血管病、各種代謝性疾病、缺氧、感染、寄生蟲。這是因為顱內異常病灶的持續存在,導致癲癇灶異常放電不能用藥物消除,藥物無法控制癲癇而成為難治。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