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嬰幼兒疾病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該病的反復發作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傷害,家" />
癲癇是嬰幼兒疾病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該病的反復發作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傷害,家長朋友特別想了解怎樣治療這種病癥效果#!好,特別擔心治療沒有效果,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專家告訴我們,癲癇并不是不可治愈的絕癥,只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治愈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2歲寶寶得了癲癇怎么辦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解答吧。
專家建議,除非患兒的腦中有明確的病灶,或者特殊原因引起的癲癇,絕大部分小兒癲癇患者都是首選藥物治療。但確診后是否需要立刻用藥,需要專業醫生來判斷。但整體而言,90%以上的小兒癲癇患者一旦確診,還是應該盡快開始治療。小兒癲癇的治療方法中,除了藥物治療,還包括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以及特殊治療方法等。一般而言,除非患兒的腦中有明確的病灶,或者特殊原因引起的癲癇,絕大部分病人都是首選藥物治療。但具體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患者一旦診斷癲癇就必須馬上用藥。有一些相對良性的癲癇,如比較常見的伴有中央中顳區棘波的兒童良性癲癇,如果發作稀少,可以暫時觀察而不用馬上用藥。
有些家長過分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即使醫生診斷需要用藥,還是不想讓孩子吃藥。如果不吃藥,后果會怎樣呢?專家認為,對于90%以上的病人,一線抗癲癇藥物不存在可以檢測到、感覺得到的明顯的不良反應。因此,這是首先要糾正的誤區。如果不治療的話,反復癲癇發作可能會造成大腦損傷,導致孩子的認知功能下降,也可能加重癲癇;尤其是時間超過15分鐘,甚至30分鐘的發作,或者是腦電圖上異常放電較多的情況,不治療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另一方面,癲癇發作會造成意外傷害,甚至導致死亡,例如,如果不治療,某一天孩子過馬路或者爬山時突然發作,就可能會造成意外傷害,甚至引起生命危險。
由于癲癇并不是一個單純的疾病,它具有不同的分類和分型;因此,針對不同發作類型的癲癇,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所應用的藥物也不同。另外,在具體選擇藥物種類時,醫生還要考慮患者的因素,如年齡、性別、家庭狀況,甚至患者能不能在當地買到這些藥物,等一系列病人相關問題。因此,小兒癲癇的用藥,除了考慮癲癇的類型,還要考慮患者因素才能綜合選擇藥物及整體治療方案。
一般來說,剛開始治療的時候,都會從選擇一種藥物開始,因為藥物的種類越少,產生不良反應的機會也就越少。如果所應用藥物的種類很多,如三四種,或藥物劑量遠超過正常劑量,那么,藥物的不良反應的危險性就會顯著增加。因此,一般第一次治療通常是單藥,大概50%的病人能夠控制住。之后,如果不行,可以增加至兩種藥或三種藥。常規情況下,不建議使用三種以上的藥物治療,除非是特別難治的癲癇。
另外,兒童有一系列的良性癲癇綜合征,它們都是年齡相關性,也就是說過了某個年齡段后就消失了,比如伴有中央中顳區棘波的兒童良性癲癇,過了青春期95%都會自發緩解;嬰兒良性癲癇可能治療半年后,年齡已經超過2-3歲,有可能就可以減量或停藥了;另外,一些兒童失神癲癇到了8、9歲往往也就好了。因此,過了相應的年齡,患兒往往自己就好了。所以,某些類型的小兒癲癇并不需要長期治療。
對于大多數癲癇,國際上普遍的觀點是連續無發作兩年以上就可以考慮減量或停藥,當然還要綜合考慮包括癲癇分類、治療反應、腦電圖異常情況等一系列因素才能決定是否停藥,如何減停藥;但是一些惡性癲癇或特殊癲癇綜合征,可能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總體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應該由專業的癲癇病醫生與家長充分溝通后才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