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明明的爸爸媽媽帶著他再一次來到醫院,明明在媽媽的腿邊跑跑跳跳很不老實" />
昨日下午,明明的爸爸媽媽帶著他再一次來到醫院,明明在媽媽的腿邊跑跑跳跳很不老實。也許明明這種調皮的勁頭在別的家長眼里會很讓人發愁,不過在明明的爸媽和醫生們眼里,這個男孩的活潑勁兒反而帶來一種“欣喜”,預示著很多“希望”。
5歲男孩的“抽搐”童年
明明的父母是河南安陽人,多年前來到大連打工。明明是家里的第二個孩子,但是他生下后3個月,就發生了危險--突發顱內出血。經過醫生診斷,明明的腦出血是因為維生素K1缺乏導致的。當年發病時,在兒童醫院經過搶救治療,明明轉危為安,但一個危險的“種子”從此埋進了明明的頭內。
1歲半的時候,醫生們的擔憂果然出現了,明明患上了兒童癲癇,以左側肢體強直發作伴偏轉,多種抗癲癇藥無效,每日發作5-10余次,伴有左側偏癱,左手精細功能差,語言和智力發育延遲。此后,明明來到兒童醫院神經內科求治,經規范抗癲癇治療3年,但癲癇癥狀無明顯好轉。每當發病的時候,明明的左側身體都會抽搐不停,異常痛苦,惡疾折磨著孩子的童年,也折磨著父母的心。
右側大腦神秘“消失了”
半年前,一項全面的MRI/PET檢查,將明明的腦部狀態更為細致地掃描了出來:明明右大腦半球廣泛腦損傷,左側半球基本正常,腦電圖也提示,是右側起源的癲癇放電,導致孩子的癲癇抽搐。
兒童醫院癲癇中心神經內科主任指著片子說:“孩子的右側大腦已經萎縮得幾乎沒了。”從顱內檢查片子上,哪怕普通人也能看明白:本應該是對稱存在的左右大腦半球,左側在放射線上的顯影輪廓清楚、界限分明;而右側則留下可怕的空洞暗影。
主任解釋說,這是因為癲癇引起的腦部放電,不斷地抽搐對明明的大腦造成的損傷,右側腦組織已經被掏空,只剩下皮囊和液體。
大膽計劃:切掉半個腦
醫院專家組成的小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壞死的部分全部切除,趁著孩子還小,左半球的很多功能還有希望被激活,代償缺失的右半球。為了慎重,該院特別邀請了癲癇中心主任、中國抗癲癇協會理事周教授來院指導完成這首例小兒難治性癲癇大腦半球切除術。
6小時手術“震撼”人心
10月11日,明明被送進手術室。
經歷了開顱--大腦前后動脈阻斷--壞死腦組織切除--腦干覆蓋--關顱這幾個重要節點,醫生們和明明一關一關地闖。“真的像在刀尖上跳舞,那種場面是從醫多年的神經外科醫生也難得一見的。”
18時許,6個小時的手術按照預定計劃,有驚無險的順利完成了。但醫生們要繼續等待將近6個小時的“判定”--約晚上11時許,術后6小時的腦CT顯示,明明右側的腦腔沒有出現出血。醫生們松了一口氣,手術成功的結果已經確定了一大半了。
孩子的左側大腦非常“給力”
明明在手術后一個小時就清醒過來了,醫生說:“當時看見孩子兩只眼睛很有神,我們就放了不少心。”隨后,在監護室經8天的縝密術后監護,第9天就轉入普通病室。進行了相應的康復等醫療手段的治療后,10月30日,市兒童醫院癲癇中心對孩子進行了出院前評估:手術非常成功,孩子能夠生活自理,無癲癇發作,語言和肢體功能恢復接近術前水平,能獨立行走。
每次檢查,醫生都會發現,明明左側的大腦慢慢地向空了的右側腦腔覆蓋,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比術前清晰,情感、記憶等功能都沒有異常。“可以說,左側大腦的代償作用明顯,而且很多效果可以說讓我們驚喜。”
12歲以后大腦組織很難再激發潛力
據專家主任介紹,人體的大腦在7歲之前處在高速發育的時期,此時大腦的各種組織作用都容易被激發出來。而這種“潛力”在12歲之后就很難改變,因此成年人在腦損傷之后會出現偏癱等后遺癥,但對于明明這樣的孩子,雖然失去了半個大腦,但剩下的半個完全可以發揮超出人們想象的作用,不斷向右側發育,逐漸替代右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