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的檢查,對于治療癲癇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將直接影響著治療結果。那么下邊先為你" />
癲癇病的檢查,對于治療癲癇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將直接影響著治療結果。那么下邊先為你介紹一下小兒癲癇病的檢查吧:
小兒癲癇病的檢查
EEG特征
強直-陣攣性發作:EEG特征表現為背景活動正常或非特異性異常,發作間期異常波在兩半球可見棘波、尖波、棘慢波、多棘波等;發作期EEG強直期以10~20Hz節律性棘波發放開始,波幅漸高而頻率漸慢;發作結束后可見彌漫性慢波活動,逐漸恢復背景活動。
全身性粗大肌陣攣:EEG表現為高波幅多棘慢波爆發,或突然廣泛低電壓。
散在游走性肌陣攣:EEG為持續性彌漫性慢波多灶性棘波、尖波。
失張力發作:EEG發作間期和發作期可表現為全導棘慢波或多棘慢波發放;發作期還可表現為低波幅或高波幅快活動和彌漫性低電壓。
嬰兒痙攣:EEG表現為“高度失律”,正常節律消失,各導聯見到不規則、雜亂、不對稱、高波幅慢波、棘波、尖波、多棘慢波。
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肌陣攣發作時伴有EEG異常放電,表現為彌漫性棘慢波或多棘慢波。
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大部分病兒EEG背景活動正常,在中央區或中央顳區出現棘波或尖波,隨后為一低波幅慢波,可單獨出現或成簇出現。
腦電圖
小兒癲癇病的檢查
良性新生兒驚厥:在發作間期常可見尖型θ波。
小嬰兒癲癇性腦病伴暴發抑制:腦電圖表現為“暴發-抑制”特征性改變。
早期肌陣攣腦病:腦電圖也表現為“暴發-抑制”,和大田原綜合征不同之處是本病暴發-抑制圖形在睡眠時明顯,有時見不到。
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清醒時若無臨床發作,腦電圖常無異常放電,在嗜睡及困倦時和睡眠早期階段容易出現異常。
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異常放電在入睡后增加,大約30%病兒僅在入睡后出現,當疑為本癥的患兒,如清醒時腦電圖正常,應做睡眠腦電圖以明確診斷。
頭顱CT、MRI、MRA、DSA檢查
CT及磁共振檢查了解腦部結構異常,如腦畸形、發育異常等;PET及SPECT了解大腦功能改變及幫助癲癇定位;FMRI、MEG、IAP等檢查,了解腦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輔助檢查
1、詳細的全身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
2、首先應作腦電圖檢查,如常規腦電圖陰性,必要時作誘發試驗和24小時動態腦電圖。
3、為了解腦部致癲癇病因可作CT、MRI及TCD等檢查。
4、為了進一步診斷或鑒別診斷,可根據病情查血生化,腦脊液,肝、腎功能,染色體及各種遺傳代謝病的檢測。
專家提示:患者在治療前一定要進行詳細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