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頭十年猝死率非常高
癲癇患者頭十年猝死率非常高,癲癇本身不會致命,但是癲癇持續發作容易猝死。癲癇患者的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2~5倍,癲癇患者的突然死亡曾一度被忽視,近年來隨著降低死亡率作為癲癇治療的重要目標,癲癇猝死(SUDEP)逐漸受到了關注。現較為統一的定義為:SUDEP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有或無目擊者、非外傷和非溺死、有或無癲癇發作的證據,排除癲癇持續狀態并經尸檢除外中毒及結構性異常原因導致的死亡。
由于研究的對象和方法不同以及SUDEP的診斷標準不一致,SUDEP發生率的報道不一。相對于正常人群,癲癇患者猝死率要高20倍。多項研究顯示普通癲癇人群的SUDEP約為0.9-2.3/1000/年,慢性癲癇人群約為1.1-5.9/1000/年,而在癲癇手術候選者或手術后仍有發作者高達6.3-9.3/1000/年。關于兒童的SUDEP研究很少,有報道五年內未緩解的
兒童癲癇患者約12%在40歲之前會發生SUDEP。來源于病例對照研究的數據提示SUDEP的危險因素包括:頻繁的癲癇強直陣攣發作(尤其夜間發作)、多藥治療、發病年齡小、病程長、男性和癥狀性病因。Aurlien等報道26例SUDEP患者中有10例使用拉莫三嗪,其中9例是使用拉莫三嗪的女性患者,其SUDEP發生率高于未用拉莫三嗪的女性患者。但有專家對此提出異議,認為證據不充分。最近的一項對照研究(7734例使用拉莫三嗪患者中12例發生SUDEP)提示使用拉莫三嗪的患者和對照組的SUDEP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目前SUDEP的發病機制并不完全清楚,可能的機制包括心律失常、自主神經功能抑制、癲癇發作相關的呼吸衰竭、發作后的心肌病和腦功能障礙。動物研究提示5羥色胺系統參與降低癲癇閾值和提高抑郁猝死風險。
有效的抗癲癇治療是預防SUDEP的#!好方法。有效的藥物治療可以降低多達7倍的猝死風險。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之前,進行心率變異率的檢查,從而慎重選擇對心臟興奮性影響的藥物。其他的方法如手術,迷走神經刺激控制發作能否預防SUDEP仍需進一步研究證明。有個案報道已經植入心臟起搏器(反復發作性心動過緩)的癲癇患者仍發生了SUDEP,因而,這種措施是否有助于預防SUDEP仍缺乏依據。EEG同步的大腦血氧監測可能有助于評估SUDEP的風險,但仍需大樣本的研究。發作早期的給氧干預有助于減少呼吸障礙的發生和發作后EEG抑制。預防SUDEP另一重要方法是教育。教育患者和家屬,正確認識SUDEP,評估風險,提供緊急處理強直陣攣發作的方案。對于高危患者,應建立家庭癲癇發作預警裝置,指導家庭血氧和脈搏監測,培訓應急處理方法。
目前國內對于SUDEP的認識主要來源于國外文獻報道和國內個案總結,我們希望廣大臨床醫生應重視和提高SUDEP的認識,建立SUDEP病例呈報系統,研究設立合理的SUDEP危險分層方法,探索SUDEP相關基因以及患者教育和家庭支持,從而最終減少SUDEP的發生。
癲癇一般不會影響壽命,癲癇患者的壽命基本和一般人一樣,但是日常要做好安全防護,避免癲癇發作導致意外傷亡。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