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癲癇病專業醫院介紹說癲癇的發作常常不能預測時間和地點,癲癇患者擔心癲癇在大庭廣眾下發" />
北京癲癇病專業醫院介紹說癲癇的發作常常不能預測時間和地點,癲癇患者擔心癲癇在大庭廣眾下發作,常生活在恐懼、焦慮之中,產生自卑、自閉、悲觀等不良情緒,甚至一些癲癇患者的家人因為目睹親人癲癇發作的痛苦而產生心理陰影。癲癇專家稱關注癲癇患者的心里健康不僅僅是為了患者自己,對于癲癇患者家人也同樣重要。
19世紀初,美國耶魯大學有一名學生叫比爾斯。比爾斯的哥哥患有癲癇病,發作時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痛苦萬分。與哥哥住在一起的比爾斯聽說癲癇具有遺傳性,總擔心自己也會像哥哥一樣,于是整日憂心忡忡,生活在恐懼、焦慮、憂郁之中,終于有一天精神失常自殺未遂而被送進精神病院。
比爾斯在住院期間,親眼目睹了精神病人痛苦不堪的生活及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有感于社會對精神病人的歧視、偏見、冷漠、疏遠等,在病愈出院后寫成了《自覺的心》一書,于1908年3月出版,在全美引起較大轟動。
當年5月,比爾斯發起的世界#$個心理衛生組織“美國康涅狄格州心理衛生協會”誕生了。1909年2月,在比爾斯的積極努力下,“美國全國心理衛生協會”在紐約成立。此后,心理衛生運動迅速擴展到世界各地。1930年,第一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在頓召開,并成立了#)性的“國際心理衛生委員會”。
因此,北京癲癇病專業醫院提醒關注癲癇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僅僅是為了癲癇患者更好的生活,對于癲癇患者的家人也是很必要的。癲癇通過一段時間的抗癲癇藥物治療通常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想要正常健康的生活,還必須克服已經產生的一些自卑、悲觀等不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