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有一類癲癇患者,發作時癥狀較為輕微,發作時間很短,短時間內就能自己恢復正常,且發" />
臨床上有一類癲癇患者,發作時癥狀較為輕微,發作時間很短,短時間內就能自己恢復正常,且發作也不是很頻繁,這樣的患者可以診斷為是得了輕度癲癇,得了輕度癲癇怎么治療呢?專家建議,若平時腦電圖有異常,也可進行抗癲癇藥物治療,若腦電圖正常,則先不用藥,避免誘發癲癇的危險因素,建議到正規醫院規范診治。
當自己的親人出現癲癇發作時,家人多半會極度擔心,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出現癲癇發作,家長更是憂慮重重,不顧一切的四處求醫問藥。專家告訴我們,9%的人在一生中會出現一次癲癇發作,或通俗地說:出現一次肢體抽搐的癥狀。這一次肢體抽搐的發生原因多種多樣,比如頭部外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出血、腦血栓、中毒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以及突然戒酒、戒藥等,甚至是一些難以查清的原因。通常癲癇發作出現于上述疾病發生后的一周以內,一周后即不再發作,所以,不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嚴格地講,只有一次肢體抽搐不能診斷為癲癇病,只能稱之為“癲癇發作”。總之,第一次或只有一次癲癇發作的人,不必過分擔心,更不必服用抗癲癇藥物。
有些癲癇病人,雖然是反復發作,但只在夜間發作(通常是在剛入睡或接近睡醒的時段發作)。如果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僅1—2分鐘,發作不頻繁,也可以不服用抗癲癇藥。因為,癲癇對病人的#!大危害是發作時可能發生的外傷性意外,以及在公眾面前發作所引發的心理障礙。而夜間發作,既不會發生外傷性意外又不被公眾所知也不影響正常工作。雖然服用抗癲癇藥會使發作減輕,但一旦開始服用抗癲癇藥即需要長期服用,隨便停藥常常會導致癲癇發作加重甚至引發能危及生命的癲癇發作持續狀態。而抗癲癇藥幾乎都有許多副作用,長期服用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權衡利弊,這類病人以不服藥為宜。
有些兒童病人,雖然反復出現癲癇發作,但智力發育正常,腦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正常。這類病人有可能是“良性癲癇”,通常青春期之后發作自然停止。如果發作不頻繁也可以不服用抗癲癇藥物。
癲癇病的治療大部分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也就是說大部分病人用藥物治療都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或者顱內有明確的病灶的,應該考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