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流行看3d電影了,因為3d電影可以給人們提供較好的感光,從而使得觀看電影" />
現在越來越流行看3d電影了,因為3d電影可以給人們提供較好的感光,從而使得觀看電影的效果更好。其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觀看3d電影的,比如癲癇患者就不大適合觀看3d電影。因為,癲癇患者本身的身體原因,所以不適合觀看。
癲癇,俗稱“羊角風”或者“羊癇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據悉,目前全國約900萬癲癇患者中,18歲以下患者占了2/3。中國抗癲癇協會副會長、北大婦產兒童醫院秦炯教授介紹,在癲癇病患者中,有10%的患者有光敏感性,尤其在青少年中比較常見。特殊光照刺激會使癲癇患者感到強烈不適甚至導致疾病發作,這樣的患者尤其是兒童應格外注意避免不良光刺激。
光刺激,可引起癲癇發作
人的大腦對光有天生的敏感性,光線經過我們的眼睛傳遞給大腦,對大腦造成刺激,產生相應部位的電活動。而某些特殊的光照刺激會使大腦出現異常放電現象,導致癲癇發作。
一般來講,光敏感性癲癇患者對頻繁閃爍的亮光和有規律間隔變化的光比較敏感,比如3d電影、陽光照耀下水面泛起的波光、電視電腦屏幕霓虹燈廣告牌發出的光、電子游戲等。除此之外,患者乘車時看窗外有規律間隔的物體閃過,包括樹木房屋,特別是地鐵窗外常見的炫目的廣告牌,都可能引起癲癇發作。同時,疾病的發作還與眼部接觸光的時間和強度有關,如果癲癇患者長時間受到較強光照刺激,再加上眼部已經非常疲勞,就很容易發作。
因此,對于光敏感性癲癇患者,要注意避免這些光對眼部的刺激。同時,即便不是光敏感性癲癇,也需要注意,因為就算疾病不發作,也可能使很多患者感到不適,增加了發作的風險。
假期是兒童癲癇高發季
許多光敏感性癲癇患者通常是發作之后,甚至是多次發作之后,才意識到自己對光敏感。有過這種發作體驗的患者,尤其是年齡稍大點的兒童,可能就知道要特別注意規避類似的場景。然而,對于一些年齡很小的癲癇患兒來講,往往就沒有能力主動去避開這些光。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格外注意,比如讓孩子少看刺激性電影,少玩電子游戲,避免讓孩子去ktv或者迪斯科舞廳之類的地方,實在難以避免的時候,比如乘車時給孩子戴上墨鏡等。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發明了一種濾光片,可以制成眼鏡或者直接固定在電視機屏幕前,以減少光照刺激。家長也可在電視上放一個小燈,以平衡電視光。
假期往往是兒童癲癇高發的時期,因為孩子接觸戶外活動多了,也更容易接觸到一些觸發因素。有的患兒經過治療已經兩年多沒有發病,而因為在假期玩耍熬夜晚睡導致眼部疲勞,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使得癲癇再次發作。
小貼士,癲癇發作超3分鐘打急救電話
癲癇病的發病原因復雜多樣,遺傳因素,腦部疾病如顱內感染、顱腦外傷等都可能引起癲癇病發作。而此病在青少年兒童中的發病率相對更高。一方面由于患兒的腦功能相較成人不太穩定,另一方面青少年也更容易接觸到誘發因素且自我控制能力較弱。
癲癇病發作的一個很常見的表現就是抽搐,但抽搐也是腦卒中、心臟病等的癥狀之一。孩子出現抽搐,緩解后應盡早帶去就醫。對于首次抽搐發作,醫生通常會考慮各種可能的原因,結合相關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分析確診,或追蹤隨訪。如果發現孩子有多次不明原因的抽搐發作,癲癇的可能性很大。通常醫生會建議做一個腦電圖,以排除癲癇病的可能。有些孩子在犯病的時候癥狀并不十分明顯,只表現出發呆愣神、頻繁眨眼、莫名其妙轉圈等現象,比較容易被家長忽視。醫生提醒,如果發現孩子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并伴有腦功能受損的表現,比如注意力低下、記憶力降低、明顯的性情改變等,也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癲癇。
由此可以看的出來,很多的癲癇患者有光敏感性,所以當一遇到比較強烈的光線時,就會使得癲癇的病發作。所以,希望癲癇患者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就盡量不要在觀看3d電影了。在這里提醒癲癇患者,當發病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多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