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如能在發病前就注意到一些信號會有助救治患者。日本研" />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如能在發病前就注意到一些信號會有助救治患者。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神經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癲癇患者在發病之前,會出現心率上升的現象。
癲癇中有一類是顳葉癲癇,又分為左側顳葉癲癇和右側顳葉癲癇。患者發病時腦電波會出現相應變化,心率也會加快。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中里信和等人統計了21名顳葉癲癇患者總計77次發作的數據,分析了心率與腦電波變化之間關系。
結果發現,如果癲癇是從腦的右側顳葉開始發作,那么心率加快要比腦電波變化平均提前11.5秒;而如果是從左側顳葉開始發作的,則心率加快要比腦電波變化平均慢9.2秒。
研究小組認為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是,顳葉癲癇從右側顳葉開始發作時,會直接影響心臟竇房結,從而使心率加快;而如果從左側顳葉開始發作,則相關信號需要先傳到右側顳葉,所以心率加快就要晚一些。
這項研究有助對癲癇的臨床診斷。醫生根據心率上升的時間,可以更好地判斷顳葉癲癇是從哪一側開始發作的。此外,對于右側顳葉癲癇患者,今后還能根據心率異常來預測顳葉癲癇是否會發作。
心率跟心律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心率是心臟搏動的頻率,比如心跳120次,就是心率過快,心跳50次就是心動過緩;正常心率是60到100次/分鐘。心律除了頻率還包括節律,心跳時快時慢,就是節律異常。心電圖可以用來檢查心律失常,有時候心律失常不易察覺,需要作24小時心電圖檢查。
心律的變化同樣跟癲癇病有關。叫心律失常型癲癇。心律失常型癲癇應與心臟本身疾病引起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相鑒別,后者的主要特征為突然發生,心率大于或等于160次/min,心律絕對規則且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有效,心律失常型癲癇發作時雖然也表現為突然發作,心率快,但根據既往有中樞神經系統缺血、缺氧的病史,腦電圖異常以及單用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顯著等不難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