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小兒#!常見的癥狀,體溫高于39度就稱為高熱。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驚厥性疾病" />
發熱是小兒#!常見的癥狀,體溫高于39度就稱為高熱。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驚厥性疾病之一,屬于一種特殊的癲癇綜合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1981年將高熱驚厥定義為:發病年齡介于3月-5歲,驚厥發作與發熱有關,排除其它致驚原因,既往無無熱驚厥史。高熱驚厥的發病與遺傳和環境有關,有明顯家族遺傳傾向。
臨床表現
典型的高熱驚厥#!常見于6個月-3歲的小兒。先發熱后驚厥,驚厥發作多在高熱的12小時內,表現為突然發病、意識喪失、頭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痙攣。驚厥持續在10分鐘之內,不超過15分鐘,發作后很快清醒。患兒多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而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其他腦損傷。驚厥發作后兩周腦電圖正常,患兒體格檢查和智力發育正常。
診斷要點
小兒出現四肢或全身肌肉強直性抽搐就可診斷為驚厥;若具有高熱在先而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就可認定是高熱驚厥。驚厥往往在體溫上升階段即誘發出現。
治療方案
一般處理:首先讓患兒側臥,解開衣領,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在上、下磨牙間放置牙墊,防止舌咬傷,然后送醫院治療。
控制驚厥的方法有針刺療法和口服或靜脈注射鎮靜藥物,若口服及靜脈注射有困難,也可采用保留灌腸的辦法。
控制感染:對由于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高熱而致驚厥者應該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預防
由于高熱驚厥患者在以后出現高熱時仍會引起驚厥,故在家庭中一旦發現孩子發熱,就應及時采取降溫鎮靜措施,以預防發生高熱驚厥。
治療復雜型高熱驚厥雖然沒有特效藥,但對于經常復發的病兒,可用藥預防復發,方法有二:
⑴平時不服藥,在發熱初起時用止驚藥,如用安定灌腸,可減少復發;
⑵長期服藥,可口服丙戊酸鈉等數周至1-2年,因考慮到要長期用和藥物的副作用,此種辦法應慎用。
高熱驚厥復發及轉為癲癇的傾向要重視
一般情況下,高熱驚厥的病程經過大多數是良好的,但高熱所致的驚厥確有復發的特點以及轉為癲癇的傾向。據臨床調查統計,高熱驚厥小兒比一般兒童癲癇發生率高出3-6倍,而且任何類型的癲癇發作都可以由高熱驚厥轉變而來。
兒科界認為:
有癲癇家族史;首次高熱驚厥發作前已存在可疑或肯定的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復雜性高熱驚厥,如驚厥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發熱后24小時內反復發作或局限性發作5-6次以上;
發作后有神經系統異常體征等因素的存在,將會明顯增加轉變為癲癇的危險性;另外,
腦電圖檢查對于提示高熱驚厥能否轉為癲癇也有幫助。但需注意,較準確的EEG檢查時間應安排在發作后1-2周進行,因為在高熱驚厥發作一周內約1/5-3/5的患兒EEG上有非特異性慢波增多;
對于6歲以內經常發熱的孩子,家長和醫生應積極預防由高熱驚厥轉變為癲癇,平時注意提高嬰幼兒的健康水平,以減少高熱驚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