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不但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傷害,還會對患者的心理、智力、及其他" />
癲癇病不但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傷害,還會對患者的心理、智力、及其他身體系統健康造成影響。那么,具體患有癲癇病會給患者帶來哪些傷害呢?臨床發現,癲癇病對患者行為的影響,常表現為一些病史較長的患者會出現怪異的行為或者是情緒影響,通常表現為悲觀、消極、自卑等情緒。
患有癲癇病會給患者帶來哪些傷害:
1、對心理的影響。癲癇病會引發患者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癲癇病頻繁發作后,患者常出現興奮或者抑郁情緒,表現為活動過多,不服管教等等。精神運動性癲癇病可表現為發作性焦慮或者其他情緒,以及突然發作的陌生感。癲癇病大發作時,患者可有一段時間的朦朧狀態。患有嬰兒痙攣癥的兒童則多有孤獨或者多動表現,同時還有智力的損害,同時,給家庭造成極大精神壓力和沉重的心理負擔。
2、抗癲癇病藥物的影響。長時間應用苯妥英鈉可對患者的智力造成影響。長時間服用卡巴咪嗪、扎米酮等藥物可造成兒童煩躁、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稍微的定向力障礙。
3、對神經遞質的改變。神經遞質對行為、認知等方面有較大影響,興奮性神經遞質與促進記憶和學習、影響情緒等密切相關,而一些研究表明,癲癇病的發病機制之一為抑制性神經遞質不足、興奮性神經遞質過多或者二者不平衡造成的。
4、對智力的影響。癲癇病每一次發作都是大腦的異常放電引起的,因此,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嚴重時甚至出現患兒智力低下、呆傻等情況,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這是癲癇病的危害之一。
5、對其他系統的影響。腦血管病伴有癲癇發作,可誘發或加重中風,冠心病、心絞痛、腦梗塞以及嚴重心臟功能損傷。
6、對患者生命的威脅。極少部分的患者在癲癇發作時得不到很好的急救和調理措施,會造成意外傷害甚至是死亡,癲癇病的危害性有哪些。
7、癲癇病對患者社交性的影響。發作時因神志不清,不明外境,容易發生意外。反復頻繁發作,易引起血壓升高、大腦缺氧,也可能引發肢體癱瘓。癲癇反復發作和不合理用藥,容易損壞大腦神經細胞,嚴重影響人的智力和面容。
癲癇病給患者在心理上留下加大的危害,由于疾病的不定時發作,癲癇病患者常常被當作異類,遭受各方面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可引起病人精神壓力加重、焦慮、自卑、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同時,顱內腫瘤誘發的癲癇對病人生命威脅較大,明顯影響病人的存活率。遺傳傾向明顯,是導致下一代發病的根本原因。因而,針對患有癲癇病會給患者帶來哪些傷害的問題應該引起患者家屬乃至全社會的關注,給予患者更多的幫助與理解,使其能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