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治療是每個患者#!大的愿望,對于癲癇的治療主要以內科治療來控制癲癇的發作為主。目前沒有" />
癲癇的治療是每個患者#!大的愿望,對于癲癇的治療主要以內科治療來控制癲癇的發作為主。目前沒有明確的藥物對所有的癲癇癥狀能完全控制。對于癲癇的藥物控制我們只能根據癲癇的發病原因進行服藥,需要患者的長期堅持服藥才能起到作用。 1.癲癇未確診前或僅發作1次,可以繼續觀察,不要開始應用抗癲癇藥。 2.癲癇的診斷和治療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3.抗癲癇藥物應根據發作類型用藥,不同的抗癲癇藥有不同的抗發作機制,因此某種抗癲癇藥只對某一種或某幾種發作類型有效。 4.單一藥物治療原則 單藥治療已是國際公認的用藥原則,單藥治療至少有65%以上的患者可以控制發作。其優點是:①避免藥物間的相互作用;②不良反應少而且容易明確;③依從性好;④費用少;⑤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5.一線藥物應作為首選抗癲癇藥使用 一線藥物包括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和苯巴比妥等。當一線藥單藥治療失敗時,可選用2個甚或3個一線藥物聯合治療。一線藥聯合治療不能滿意控制的患者很少,約5%,這少數患者且多為Lennox-Gastaut綜合征和West綜合征等腦病患者。對這些少數被稱作耐藥癲癇或頑固性癲癇或難治性癲癇患者,可選用二線藥物與一線藥聯合應用或替代一線藥單獨使用。 6.長期規則用藥為了保持穩態有效血濃度,發揮#!佳療效,應長期規則用藥。抗癲癇藥治療失敗多是因用藥不合理和不正規所造成,有條件時應測定所用藥物的血漿濃度以確定。 7.抗癲癇藥的應用需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一般約需時1周方可達到有效的血漿藥物濃度。 8.應用抗癲癇藥應了解#!基本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包括半衰期、有效濃度范圍、達峰濃度時間等,這些與療效、不良反應有密切關系。每次用藥間隔時間應短于其半衰期,否則難以達到穩態有效濃度。只有用藥時間超過5個半衰期才能達到穩態濃度,此時才能發揮#!大療效。判斷一個抗癲癇藥是否有效,需要觀察5倍于過去發作平均間隔時間,如患者每月平均發作2次,、至少應觀察2.5個月。 9.兒童、老年和孕婦以及慢性疾病長期應用其他藥物的患者,在選用抗癲癇藥和使用劑量時,應按具體情況確定。 10.隨時觀察和定期檢測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應,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對于癲癇的治療,雖然是每個患者#!大的愿望,但是也不能病急亂投醫,采取不正規的治療方式,從而耽誤了癲癇的治療,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所以我們要到正規醫院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按時進行藥物治療,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