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可能與使用手機有關
癲癇的主要表現為偏側或全身發作。但是因大腦對下部腦干網狀結構活動控制不完全,亦常表現為嬰兒痙攣或強直發作。6個月至5歲高熱驚厥較為多見,良性中央顳區棘波癲癇多,于4~10 歲開始,青春期后自愈,原發性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多從1l~17歲開始,成年期多表現為部分發作或繼發性全身發作,老年期以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及部分發作為多。專家提醒癲癇發作可能與使用手機有關:
江西諸小姐來信說:她自從用了手機后,有一次出現癲癇發作。后來,這種情況發生多次,而且每次癲癇發作都是發生在手機通話時間較長之后。諸小姐的父親有癲癇病,而她自己很健康,以往并無癲癇病發作。于是來信詢問她的癲癇發作是否與使用手機有關呢?
答諸某讀者:
由于手機便于攜帶,使用方便,而且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手機價格又能承受,所以,現在手機被越來越多的人擁有,尤其是“年輕族”,更是“人手一機”(甚至二機)。然而,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發出電磁波。癲癇是大腦細胞異常放電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人類的臉面部兩側的“太陽穴”,在醫學上稱為“顳葉區”,是屬于“運動區”。如果顳葉區腦細胞大量放電,就會引起
癲癇大發作,這就是“顳葉癲癇”。手機在使用時,手機所處的部位正貼近顥葉區。如果手機通話時間過長,其產生的電磁波就有可能會引起顳葉區腦細胞大量放電。這種情況對于癲癇患者,或者像諸小姐這樣雖然未患癲癇但有癲癇家族史者(此系患癲癇的高危人群),或者在臨床上并沒見到癲癇發作,然而腦電圖檢查卻發現有癲癇的異常腦電波波形(這是隱匿性癲癇)的人來講,就很容易誘發癲癇的臨床發作,從而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諸小姐的癲癇發作,很明顯與手機通話時間過長有關。所以,對于罹患癲癇的病人,或者有癲癇家族史或隱匿性癲癇的人來講,應減少手機使用的頻度,縮短手機通話的時間,不要為了“方便”和“風度”而危及健康。即使無癲癇病史的朋友,為了自身的健康,建議也#!好能盡量使用座機,少用手機。
溫馨提示:過量飲水可誘發全身強直-陣攣發作;過度換氣容易誘發失神發作;飲酒可促成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和肌陣攣發作;睡眠剝奪可引起腦電圖癇性放電及臨床抽搐發作;過度疲勞容易導致各類癲癇發作,饑餓性低血糖也易引起抽搐發作;突然撤掉抗癲癇藥物往往促成癲癇發作,甚至導致癲癇持續狀態;有些感覺因素也可誘發癲癇,如視、聽、嗅、味、內耳(前庭)、軀體等受刺激;還有些精神因素也可促使癲癇發作,如強烈的情感活動、情緒激動、受驚嚇、用腦過度、緊張等。有時甚至因聯想到某種特殊誘因,或看到與該誘發因素相關聯的某些事物時,也可引起癲癇發作。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