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反復發作疾病,就診時間短、病史描述不充分,缺少足夠的診斷資料是癲癇正確常遇到的問題" />
癲癇是反復發作疾病,就診時間短、病史描述不充分,缺少足夠的診斷資料是癲癇正確常遇到的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將獲得正確的治療,下述方法請留心一下:
記日記:是一個好習慣。平時將癲癇發作時的感受記在本上,盡可能完整記錄癲癇發作在一天內的時間,有利于醫準確判定是額葉癲癇還是顳葉癲癇,額葉癲癇多在夜里發作,而且一夜里多次發作,而顳葉癲癇的發作間期比較長。記錄所用藥物對癲癇的控制效果,對體重和血液、肝臟功能的影響。
拍照片:癲癇是發作疾病,在就診時醫生要了解癲癇發作時的情況,但是家屬的描述常常是前后不一致。而且有許多信息是無法能夠用語言來描述的,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片。現在幾乎是人人有手機。用手術拍下發作時的面部和肢體抽搐時的變化是#!重要的診斷證據。如何能夠記錄一段發作時的錄相就更完善了。
實事求是:癲癇的病史中要包括父母的婚姻史、懷孕史、出生史和嬰兒期的成長史。這些信息是醫生判定癲癇形成和演變規律的#!重要依據,但也難免涉及一些個人的不愿意陣述的內容。我們是醫生,請相信我們是幫助您的前提,會為您保守秘密的。
注重發作前后瞬間的感受描述:癲癇分成部分和全面性發作二大發作類型,癲癇發作逐步發展出現的是部分性發作的特點,發作初期意識不完全喪失前能夠描述和記憶此時出現的癥狀,這可能是癲癇源灶的癥狀。例如發作前不能講話,可能與左側語言中樞區相鄰近;如果出現視幻覺可能涉及枕葉和顳后皮層區,如果肢體麻木可能與頂葉有關,這些感受是瞬間出現的,但是#!重要的部分。
不能自己改變用藥:癲癇用藥的目的是抑制癇樣放電,縮小和消除癲癇灶范圍,癲癇控制效果好,就不要輕易改變服用藥物。癲癇用藥結果有二種,其一藥量不足仍有癲癇發作,需要增加藥物劑量和藥物種類,另一情況可能會加重癲癇癥狀,如肌陣攣癲癇服用卡馬西平類藥物可能會加重癲癇發作,出現情況及時與醫生交流,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
及時復查:癲癇用藥是否正確,手術控制效果如何,需要來院檢查,尤其是擔任治療的主治醫生的直接檢查是重要的。尤其是癲癇病的腦電復查,應該是主治醫生自己去分析,有些對比改變,只能擔當醫生才能明確。
心態平和:治療周期內可能會出現些病情波動,尤其在治療效果不理想時就應該及時與醫生聯系,有時家長情緒波動過大就會影響孩子出現些心理因素的假性發作。醫生判定是否癲癇發作的#!基本觀察點是癲癇發作時眼睛是睜開的,而且心理因素的假性發作眼睛是閉合的。
允許等待:癲癇的病情不是一次就診就能觀察清楚的,對于有的病例檢查一次是不夠的,需要入院在醫生的視野內觀察一段時間,長時間記錄腦電。有些仍難以分類的,就應該觀察一段時間,對藥物的反應性、病情的嚴重程度等不能準確判定時就觀察一段時間,不輕易下結論。
癲癇是一個治療效果好的神經系統疾病,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例,及時到有能力的癲癇評估科室檢查就診,適合外科手術的病例,正確的外科手術治療癲癇效果是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