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師。平時,父母除了學習疾病的有關知識,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外,還要細心" />
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師。平時,父母除了學習疾病的有關知識,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外,還要細心照料患兒的飲食起居,盡量避免一切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如感冒、暴飲暴食、疲勞過度、睡眠不足等。特別是家長要善于疏導患兒的心理不適,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使日常生活保持在一個溫馨和睦的環境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告訴患兒病情:對患兒病情#)保密是有害的。家長應根據患兒年齡、理解力告訴他疾病的有關知識,消除孩子的誤解。應該著重指出,癲癇只是腦電活動紊亂的一個癥狀,短時間的抽風不會影響腦功能,即使是較長時間的抽風,在發作得到控制后也極少產生中樞神經的不可逆損傷。癲癇是可治之癥,把癲癇與智力低下劃等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同時讓患兒懂得吃藥的必要性,了解不規律服藥的危害性,使患兒養成習慣,自己管理自己。
(2)培養患兒自尊及獨立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已經懂事的患兒正視現實,要有勇氣戰勝恐懼,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使生活更美好。鼓勵患兒參加各項有益活動,做其能做的事情,增強自我意識,克服羞怯、無能感的心理狀況。一般來說,拋棄“過分保護”的觀念,避免強調發作的復發性對于減輕患兒的心理障礙有一定幫助。同時,應該讓患兒逐漸認識到服藥與治療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是其#!基本的社會責任感。
(3)盡量安排患兒在普通學校就讀:絕大多數癲癇兒童無明顯智力障礙,讓老師了解患兒的發病及治療情況,取得老師和同學的同情、理解、關心和照顧;同時,使患兒在集體生活中認識自我,增強社交適應能力。
患上了癲癇病后,一定不要拖延不去治療,應該盡快去醫院治療,平時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避免自己的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