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手術治療病因病理
癲癇病患者的手術治療目前已經能夠達到一個先進的技術,癲癇病患者不要擔心。下面詳細的介紹癲癇病手術治療的病因病理。
對于潛在病因和病理生理的重視和甄別,無疑將有助于我們對癲癇病手術病人的選擇。事實上,人們對于癲癇病手術病人的選擇已經突破了難治性癲癇病的觀念。“外科可以治療的癲癇病綜合征”的提出,即包含“內側顳葉癲癇病、有明確可以切除的病變的新皮質癲癇病和嬰兒期、幼兒期適合半球切除的癲癇病類型”,提示了外科對于此類癲癇病綜合征的治療,具有獨特價值,可以適當采取較為積極的態度。
隨著認識的加深,“適合外科治療癲癇病綜合征”的內涵也面臨著擴充,對于不同的癲癇病類型的選擇,需要對潛在病理和病理生理深刻理解的基礎上一一甄別。例如,嚴重的腦外傷后癲癇病,需要謹慎判斷,因為有可能存在多發損傷和多發癲癇病病灶;對于顱內低級別腫瘤,在充分識別其影像學特征以及理解腫瘤生物學特征基礎上,可以盡早手術,而不必被動等待長時間藥物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特發性全面性癲癇病以及由神經變性病、遺傳病、染色體異常以及代謝病等導致的癲癇病,則是手術的禁忌癥。
例外的是,少數的類型,如結節性硬化、神經纖維瘤病等導致的癲癇病,手術治療也存在可能性。而West綜合征和Lennox-Gastaut綜合征,在發現有局灶性異常的情況下,也已經不是手術的禁區。另外,手術效果差的原因往往與疾病的病理生理特點有關,在認識疾病的基礎上,也要識別提示手術效果差的因素。例如,在成熟的癲癇病中心,相對于海馬硬化是成年人手術標本中#!常見的發現,局灶皮質發育不良已經成為兒童手術中#!常見的病理表現,但是局灶皮質發育不良Ⅱ型往往手術效果良好,而局灶皮質發育不良Ⅰ型則多表現為彌散性病灶,即使充分定位,手術效果也往往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