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原本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癥狀,癲癇就是腦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產生的現象,一般" />
癲癇原本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癥狀,癲癇就是腦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產生的現象,一般人的印象中,癲癇發作時,病人一定會意識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抹,其實不盡然。一起來了解癲癇知識吧。
一、嬰兒痙攣嬰兒初期發育良好,但是出生后的3到7個月即表現為不活潑、不笑、不玩,對父母及玩具都無興趣,對挑逗無反應,情感淡漠。
出現全身性機痙攣,包括點頭,兩臂向上彎曲,兩下肢彎曲,或為伸張性肌陣攣,頭向后仰,兩眼上翻,兩上肢向外伸張,下肢伸直。每日發作10余組,每組抽搐可達一二百次。額部??梢妭?。常在入睡前、醒后及哺乳時發生。
腦外傷、產傷、先天性腦缺陷、腦膜炎及腦病均可引起嬰兒痙攣的發生。亦有因梅毒、腦血管病、結節性硬化、接種白喉疫苗或百日咳疫苗引起者。如在患病一年內給予適當治療,預后較好,腦電圖可以改善或轉為正常。
如無適當治療,腦電圖可轉為癲癇小發作變異型,臨床上則轉為頑固性癲癇和高度智力發育不全。
二、兒童期肌陣攣的表現常見有頭部頸部及四肢突然出現兩側對稱性及閃電樣抽動,它罕見于成人。發作時腦電圖顯示爆發性、彌漫性、多棘波、尖波,每次發作持續5~15秒。它可由觸覺、聲響及疼痛刺激誘發。
由于異常的神經的沖動較少且較短暫,不足以引起陣攣性大發作,而只能誘發肌群陣攣。腦電圖所見二者大致相同,不同處為肌陣攣異常波持續時間較短而已。
三、失動性或無張力型小發作對于癲癇病來說甚為少見。主要表現為患兒自2~5歲起,常會突然停止動作,或因肌張力消失倒地,持續約2秒。
看了上面關于癲癇的知識,如果您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您可以咨詢專家,專家將為您解答您的難題,祝您身體健康,快快樂樂,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