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癲癇的中藥偏方是什么?治療癲癇疾病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條件的提升,治療癲癇疾病已經是出現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很多的患者都是覺得治療癲癇疾病偏方比較好也比較的省錢,因為很多的患者都想給家里省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治癲癇的中藥偏方是什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偏方是在以前社會不是很發展的時候,人們沒有錢去看病逐漸的就有了偏方,其實用我們現在的看問題的角度偏方是不能的治療癲癇疾病的,因為現在是一個科學的社會,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要講究科學,治療癲癇疾病其實也是一樣的,但是很多的患者都愿意用偏方治療,這可能跟大家的思想有關系吧。
1、癲狂邪疾。用記葵研為末,每服少許,溫酒送下。
2、驚癇發熱。用干藍、凝水石,等分為末,加水調勻敷頭上。
3、風癇。用生川烏頭(去皮)二錢半、五靈脂半兩,共研為末,加豬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姜湯送下。
4、初生嬰稱驚闡。用琥珀、防風各一錢,朱砂半錢,共研為末,以豬乳調二、三分涂入口中。又方:用琥珀、朱砂各少許,全蝎一枚,共研為末,以麥門冬湯調二、三分送服。
5、蜈蚣: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于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實驗證明有中樞抑制、抗驚厥和鎮痛作用。止痙作用比全蝎強。其常用量為1~3克(1~3條),入丸、散量減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6、僵蠶: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適用于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僵蠶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動物實驗有抗驚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7、臍帶2—4根(或胎盤連臍帶全個)。洗凈,切成細小塊,用砂鍋加水300—500毫升煎服,3天服1劑;或將切好的小塊放入鍋內焙干,研成粉末,用開水沖服。據報道,本方對癲癇各型均有效,尤其對局限性發作與小發作療效顯著。病程長者,服此藥4周可愈;病程短者,1—2周可愈。
治癲癇的中藥偏方是什么?經過上面的相關介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雖然以前的時候治療癲癇疾病大多都是用偏方進行治療,但是現在科技已經是這么的發達了大家是不要輕信偏方的,要進行科學的治療,千萬不能盲目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