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常木木呆呆可能是癲癇
兒童常常木木呆呆可能是癲癇,兒童是癲癇發病的主要群體,一說到癲癇,可能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突然跌倒、呼之不應、四肢強直、抽搐或口吐白沫等常見癥狀。其實這是
癲癇大發作癥狀,
兒童癲癇的發作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一種易被人們忽視的發作形式,叫癲癇失神發作。兒童癲癇失神發作發病年齡約在3-12歲,高峰年齡為5-7歲。由于該病表現不明顯,而且發作持續時間短,往往易被家長或老師所忽視,甚至被醫生誤診。
兒童癲癇失神發作主要表現為突然的意識喪失,正在進行的自主性活動及語言突然間停止,雙眼凝視、眼神空洞、表情呆滯,但一般不會跌倒或掉物。在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十秒后,患者意識又突然恢復,可繼續之前的動作,但往往對剛才所經歷的發作回憶不起來。
由于兒童癲癇失神發作表現不明顯,且持續時間短,往往不被家長或老師注意到。有時即便被發現,也容易被誤認為是孩子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發呆而已,并當作壞毛病來批評,這無形之中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癲癇失神發作有時一天發作數十次甚至數百次,如果不及時有效治療,部分患兒在進入青春期后可由失神發作轉化為強直陣攣發作。
“腦電圖 誘發試驗”可明確診斷
常燕群說,家長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細微異常表現,如果孩子經常失神,尤其是叫喊或打手勢都無法輕易喚醒時,則應高度警惕,及時帶孩子到專科醫院就診,并做腦電圖檢查以明確診斷。目前,“過度換氣誘發試驗”對于癲癇失神發作是#!有效的誘發試驗,如患兒能完成足夠深度的過度換氣,一般能誘發出典型的腦電圖和臨床發作。
兒童失神癲癇的其他促發因素還包括情感性因素和智力因素。其中情感性因素(包括生氣、難過、恐懼、驚奇、尷尬)、智力因素(包括缺乏興趣、注意力渙散)、進餐或上課時間、低血糖等。找到誘發孩子癲癇發作的病因,并予以避免,很有必要。
治療上一般一種藥物就能控制80%患兒的失神發作,但是不恰當的藥物選擇會使發作情況惡化甚至引起癲癇持續狀態。所以用藥前一定要慎重診斷,一般而言,對單純的失神發作,藥物控制在發作停止后3年左右,可逐漸停藥。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