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錯誤急救:塞住他的嘴巴
碰到朋友癲癇發作,你會讓他咬毛巾、鉛筆或木棒,甚至拿水給他喝或幫他按摩嗎?種種遭遇,癲癇者都經歷過。
臺灣的病友陳小姐曾于海邊出外景時,癲癇發作,醒來后滿嘴都是沙子,因為同事在驚慌下急忙將海灘拖鞋塞入她的口中;劉小姐在預知癲癇即將發作前走入保健室希望稍做休息,校護強行將壓舌棒纏滿紗布塞入嘴內;更有一位病友清醒后滿嘴是咬碎的原子筆,因為同學怕他會咬舌自盡。
而癲癇嚇壞人的發作,像電影中詮釋的全身僵直倒地、口吐白沫——只是癲癇發作的其中一種。而一般癲癇的小發作,長度約5~8秒,發作時會短暫無法言語、發呆、對別人的叫喊沒有反應。一旁的人其實只需要協助保護以及陪伴,通常幾秒至幾分鐘之內,癲癇的發作就會消失,病友也會逐漸恢復意識。
錯誤認知:癲癇不是弱智
朱丹介紹,癲癇并非精神疾病,而癲癇的發作,則是腦部細胞過度放電的結果。一般人對癲癇有認知錯誤,有些人以為是鬼神附身,更有人以為癲癇與智力、遺傳有關,讓他們求學、就職、結婚困難重重。
根據統計,通過手術、藥物等治療方式可以控制癲癇,以藥物治療舉例,規律服藥下,八成的病友可以獲得良好控制、甚至痊愈。
大部分癲癇發作沒有明顯的誘發因素。部分患者可因內外條件的改變而引起發病,比如,有些病人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遇到某些刺激開始發作,如閃光、驚嚇等。朱丹介紹,對癲癇的急救總體原則是保證對方呼吸順暢。
正確護理:“三不”“二保護”
“三不”
不要強行約束病人,不用以毛巾或強行抱住病人。
不要強行塞入異物,相反,癲癇發作該保持他的呼吸道順暢。
不要立刻喂食飲料或藥物,旁人在病友蘇醒后,常常喂他喝水、吃藥,其實他需要休息,喂食或吃藥都是不必要且非常危險的動作。
“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