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在去診斷癲癇的時候,醫生都會詢問癲癇患者的癲癇病史,專家指出一個詳細客觀的病史" />
癲癇患者在去診斷癲癇的時候,醫生都會詢問癲癇患者的癲癇病史,專家指出一個詳細客觀的病史對診斷是非常有幫助的。病人在發作時常有意識障礙,自己不知道發作的詳情,有的病人夜間發作,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發作過,家屬在這方面應更多的了解,提供出對診斷有用的病史。
1、起病年齡:發作開始的年齡不同病因也不同,發作類型也不一樣。兒童期患病多半是圍產期異常或先天性疾病,有很多兒童的發作類型是成年所沒有的;而首次發作于成人的癲癇,以顱腦外傷為首要原因,以全身性發作為主;直到老年才有的發作多為顱內腫瘤或腦血管疾病,常為部分性發作。
2、發作有沒有誘因:大部分病人沒有什么誘因,對于有誘因的發作在治療方面除了用抗癲癇藥以外避免誘因常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3、發作頻率:有的發作非常頻繁,甚至一天可以有數十次至百次,像兒童失神發作;有的發作很少像成年人的全身強直陣攣發作,一年才1到2次。
4、癲癇發作形式的多種多樣,也可以說病人之間的發作形式僅有大同,細微方面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發作。看到親人發作,首先要冷靜觀察病人的每一個動作的特點,如頭向哪一側偏,肢體有沒有抽動,雙眼向哪一側凝視,如果有抽動兩側相同嗎?如果沒有抽動,四肢是什么姿勢,有沒有固定在很特殊的姿勢不動。病人是不是做一些反復而又簡單的動作,如咂嘴、搓手、吞咽等。還是在發作時呆立不動,雙眼無神凝視前方。也有的病人肢體像閃電一樣動一下,使手中東西掉下來或跌倒。總之,病人發作的每一個細節對醫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料和診斷依據。至于是否口吐白沫,有否尿失禁相對來說對診斷沒那么重要。
5、有沒有先兆:所謂先兆指的是病人在發作前瞬間的一些主觀感覺,譬如肚子有股氣向上沖至頭,半身或一個肢體麻木,甚至抖動,這些都是常見的先兆。因為先兆的癥狀代表大腦某局部為異常放電的起源。起源于枕葉的發作前兆是眼前發黑、閃光的先兆,一側肢體麻木的先兆起源于頂葉,常見的肚子有股氣向上沖多來源于顳葉內側。還有很多其他形式的先兆,病人對即將發作前的任何感受都不應小看,應該如實詳細地告訴醫生。
6、從得病開始到現在都服用過什么藥,效果怎樣,副作用有哪些。每次換藥的理由是哪些。這些資料對醫生考慮今后用藥非常重要。
7、病人過去得過什么病,對醫生考慮癲癇的病因及進一步進行什么檢查是十分重要的。
8、每次發作持續多長時間也非常重要,除了癲癇持狀態外,癲癇發作僅持續數秒至3到5分鐘。
9、病人每次發作的形式是不是基本一樣,也是診斷是否為癲癇的重要依據。在同一病人的癲癇發作不會一次換一個花樣,雖然發作次數有時多有時少,但每次發作的形式基本一致。
10、父母兩家的親屬有沒有癲癇病人,患者有沒有家族遺傳史對病因診斷也是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癲癇治療專家指出以上的病史資料,包括癲癇病人的病程、發作、用藥等等,這對病人的診斷、及治療上都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