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癲癇病屬痰癥。腦為至清至粹至純之腑,為真氣所聚,維系經絡,協調內外,以主元神。腦清則神識清明,主持有度;腦為髓海,水谷精微及腎精所藏。清靈之臟腑喜靜謐而惡動擾,易虛易實,是故神傷竅閉為其病理基礎。清竅被擾.元神失控,神機散亂,則昏仆抽搐;髓海不充,元神失養,腦神乏機,致恍惚不安,目光呆滯等。
心藏神,腎藏精主髓,脾運中焦,肝主疏泄而調暢氣機,可見腦與心、肝、腎、脾諸臟功能相關。
先天因素命門伏邪,或由于父母稟賦或孕產調養不當,胎氣受損,或者臟氣不平,或者氣機逆亂,臟腑功能失調。脾腎虛而生痰,肝氣旺而生風。
1、按神經系統疾病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間歇期可下床活動。出現先兆時應立即臥床休息。抽搐時取側臥位,頭部放平,托起下頜。抽搐停止后,保證病人安靜休息。
3、給高熱量、低鹽、清淡飲食。少進辛辣食物,避免過飽。限制飲水量,24小時不超過1500毫升,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
癲癇,即是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在中國癲癇已經成為神經科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
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據中國#!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10萬,1年內有發作的活動性癲癇患病率為4.6‰。據此估計中國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其中500~600萬是活動性癲癇患者,同時每年新增加癲癇患者約40萬,在中國癲癇已經成為神經科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
由于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的不同,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表現為發作性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及精神障礙。引起癲癇的病因多種多樣。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2~5年的治療可以痊愈,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
發病原因:
癲癇病因復雜多樣,包括遺傳因素、腦部疾病、全身或系統性疾病等。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導致癲癇尤其是特發性癲癇的重要原因。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一部分遺傳性癲癇的分子機制為離子通道或相關分子的結構或功能改變。
2腦部疾病
先天性腦發育異常:大腦灰質異位癥、腦穿通畸形、結節性硬化、腦面血管瘤病等
顱腦腫瘤: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
顱內感染: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腦囊蟲病、腦弓形蟲病等
顱腦外傷:產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及各種顱腦復合傷等
腦血管病: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和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等
變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皮克病等
3全身或系統性疾病
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心肺復蘇后等;
代謝性疾病:低血糖、低血鈣、苯丙酮尿癥、尿毒癥等;
內分泌疾病: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胰島素瘤等;
心血管疾病:阿-斯綜合征、高血壓腦病等;
中毒性疾病:有機磷中毒、某些重金屬中毒等;
其他:如血液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子癇等。
癲癇病因與年齡的關系較為密切,不同的年齡組往往有不同的病因范圍。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請咨詢專家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專業的疾病咨詢和健康資訊,專家咨詢真誠為您服務。健客宗旨:讓每一個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