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癲癇病可以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刺激誘發,通常包括視覺、聽覺、軀體感覺等" />
我們知道,癲癇病可以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刺激誘發,通常包括視覺、聽覺、軀體感覺等刺激。各種感覺性刺激性感覺投射區產生爆燃,進而通過丘腦、腦干網狀結構或皮層通路擴散,引起相應發作癥狀。刺激誘發反射性癲癇的病因有哪些?下面就由癲癇病專家為大家做個相關的詳細介紹。
腦波頻率與閃光頻率相等
有些人在IPS時出現與閃光同步的枕區棘波,不同步的后位慢波及全導棘慢波、多棘慢波爆發等光一陣發性反應,這種現象稱為光敏性反應。嚴重可出現意識障礙,上肢、頭部或全身肌肉抽搐等光-驚厥反應或失神發作稱為光敏性發作。光敏性反應常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多與遺傳有關,并與癲癇有較高的相關性。具有光敏性反應的人90%有癲癇。視覺圖形誘發癲癇約占各類癲癇病人的0.25%
#!常見的誘發圖形為條形,如燈芯絨的條紋、條紋型花布、書本上的橫條格或表格、室內條形壁紙、百葉窗、條形排列的籬笆或欄桿等;各種方格形的圖案也可誘發。在圖形敏感性癲癇病人,圖形刺激可引起后頭部限局性棘慢波,一側視野刺激時,#!大波峰位于刺激對側的后顳區。從刺激開始至出現放電的潛伏期為數秒鐘。如刺激持續存在,可很快出現全導放電。
單純由電子屏幕誘發的發作應以預防為主
盡量觀看小的電視屏幕,病人與電視屏幕的距離要遠,有人提出觀看距離至少為電視屏幕對角線的4倍;在電視機上方置一無交流電閃爍的燈,減輕屏幕的閃爍感;避免長時間的看電視或玩游戲機。發作頻繁的患者可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
軀體或本體感覺誘發反射癲癇
觸發發作形式常為肌陣攣發作、強直性發作或強直一陣攣性發作,也可為局部性發作,多起源于額葉。在這類病人,特別是兒童,觸覺刺激可引起巨大的體感誘發電位,在未經平均的EEG記錄中即可見到。此電位與體感刺激觸發的棘慢波發放有關,主要位于刺激對側的頂區。有些刺激僅引起EEG的改變而不出現臨床發作。一些研究現發在輔助運動區和同側尾狀核可記錄到發作期放電,提示為累及基底節的反射性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