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兒童癲癇誤區多北京大學#$醫院神經內科教授吳遜 發布時間:2006-02-1410:19 來源:" />
常見認識誤區
誤區1:驚厥即為癲癇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驚厥發作就是得了癲癇,于是帶著孩子各處看病,尋偏方。實際上,據統計,全人口中約3.5%的人曾經有過一兩次驚厥發作,其中癲癇者僅占0.5%。
誤區2:治療急于求成
在癲癇的治療中,不少家長急于求成,希望短期治療就能除根,永不發作。這種期望本無可厚非,但目前不論國內外還是祖國醫學,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
誤區3:正規用藥會“變傻”
不少人以為,孩子按照現代醫學的正規藥物治療會“變傻”或“吃壞肝臟”。事實上,盡管任何藥物都可能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如果不予治療,就會使病情逐漸加重,因此這種顧慮應當打消。
誤區4:用腦可加重病情
孩子一旦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家人感覺從此低人一頭,并想方設法為孩子隱瞞病情。有的家長怕孩子上學用腦會促使癲癇發作,就讓孩子休學。其實,對于很大一部分癲癇患兒來說,用腦是不會促使癲癇發作的。
誤區5:得了癲癇不能結婚生子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得了癲癇,長大后不能結婚生子。其實,癲癇是一種多因素引發的疾病,除非有家族遺傳史,只要注意預防,癲癇患兒長大后并非不能結婚生子。
預防應始于孕期
導致兒童癲癇的病因為:
1.母親在孕期或生產時出現異常,包括胎兒宮內缺氧、產傷等。 2.胎兒先天發育或先天性代謝異常。 3.顱腦外傷或大腦炎癥。 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減少癲癇發生: ★認真進行產前保健,減少妊娠合并癥。 ★到正規醫院生產并減少難產。 ★避免嬰幼兒發生感染性疾病。 ★減少兒童顱腦外傷。★提倡優生優育,積極預防先天性遺傳性疾病。
部分癲癇可不治自愈
良性癲癇在兒童癲癇中,有一類良性癲癇約占30%左右。這類癲癇患兒有多種發作類型:如良性家族性嬰兒驚厥、良性嬰兒驚厥、良性肌陣攣癲癇、良性枕葉癲癇及良性中央區癲癇等。雖然這類癲癇發作類型各異,但共同特點是智力發育不受影響,藥物治療能完全控制發作,到了青春期后可以自愈。對于這類良性癲癇,經醫生確診后,父母不必帶孩子到處求醫,只要按照醫囑正規服藥,就能正常上學。
失神癲癇這種癲癇經過正規治療也能完全控制發作。
怎樣對付難治性癲癇
不可否認,在癲癇患兒中存在著難治性癲癇,這類癲癇不僅使用抗癲癇藥難以控制發作,患兒還多伴有智力發育滯遲。對這些患兒應提倡個體化治療,即選用合適種類與劑量的抗癲癇藥物,同時輔以心理和功能方面的治療。通過現代的合理的個體化治療,70%的患兒可以達到完全控制癲癇發作的治療目標,其中50%的患兒停藥后不再發作。個體化治療包括以下內容:
●選用合適的抗癲癇藥。 ●先用一種抗癲癇藥物,從小劑量開始服藥,然后逐漸增加劑量,以其減少不良反應并找到#!佳個體劑量。 ●若首選藥物無效,可以換用第二種或多種藥物,以不超過三種藥物為宜。 ●一旦找到有效的藥物及劑量,應維持不變應用3~5年,由醫生進行評價后決定是否停藥。 ●在治療過程中,應保證睡眠,少飲含咖啡因的飲料并禁酒。 ●多數患兒應繼續學習,不宜休學。 ●對病兒應給予適當的照顧,切不可歧視患兒。 ●定期到醫院復查。●約15%的癲癇患兒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國內治療癲癇有很多不正規之處,如同時使用5~6種藥物、各種埋藏療法、在所謂中成藥中加西藥等。這些非正規療法并未經過科學驗證,若隨意使用,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會給治療造成更大的困難,希望患兒家長三思而行。 小知識 今天是世界癲癇日 2月14日是情人節,年輕的情侶們早早就為這一天而準備。也許有的人沒想到,這一天恰好是世界癲癇日。2002年,國際癲癇署、國際抗癲癇聯盟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起了“全球抗癲癇運動”。為紀念意大利一位著名癲癇病治療專家,該運動宣布2月14日為世界癲癇日。這位癲癇病專家名叫Valentine,恰好與情人節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