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癲癇病的治療與年齡息息相關,首先與年齡相關的藥代動力學。
新生兒期,兒童" />
兒童癲癇病的治療與年齡息息相關,首先與年齡相關的藥代動力學。
新生兒期,兒童至青春期以及青春期,在青春期藥代動力學與成人相同。
新生兒及足月兒蛋白結合率低,卡馬西平、苯妥英及丙戊酸未結合部分升高,易于出現不良反應。在胎兒期母親服用抗癲癇藥的新生兒,其藥物清除率似成人;而在胎兒期未接受過抗癲癇藥者清除率慢。因缺氧導致肝腎損害者清除率更慢。足月兒生后6-8周肝腎功能才發育完成。
早產兒比足月兒代謝藥物的能力低,其N-去羥作用僅為成人的20%,至2歲才達到成人水平,細胞色素P450有與之相同的變化。生后數周或數月,藥清除率增加2-4倍,致使藥物濃度下降50%-70%,因新生兒及小嬰兒藥物代謝快吸收慢,所以藥物濃度應增加。
兒童與成人在藥代動力學方面有兩個不同。兒童期清除率高于成人,而且個體差異大,因此兒童需較大mG/KG劑量以保持適當的血濃度;兒童比成人有較大與體重比的表面積,而且代謝快。
兒童癲癇病的治療需要根據這個年齡段進行分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