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出現痙攣怎么辦
民間人們常常視癲癇為可怕的疾病,因為癲癇發作時病人常常面目猙獰、四肢抽搐,癲癇臨床表現多樣,全面性發作、簡單部分發作的癲癇患者,發作時有痙攣的表現。癲癇患者出現痙攣怎么辦?
痙攣(spasm)
表現為突然、短暫的軀干肌和雙側肢體強直性屈性或者伸展性收縮,多表現為發作性點頭,偶有發作性后仰。其肌肉收縮的整個過程大約1~3秒,常成簇發作。
痙攣,常見于嬰兒痙攣,其他嬰兒綜合征有時也可見到。
嬰兒痙攣(West綜合征)
多在3個月~1歲發病,大多數可以找到明確的腦損傷因素,例如圍生期損傷、遺傳代謝疾病、發育異常等,結節性硬化是常見的病因。臨床以頻繁的痙攣發作為特征,多出現在覺醒后。腦電圖(EEG)特征為高幅失律。
本綜合征預后差,伴有精神運動發育遲滯,多為難治性癲癇。
什么是難治性癲癇
目前,普遍認可的定義是“采用正規的藥物治療未能有效控制的癲癇”。真正的難治性癲癇僅占癲癇人群的一小部分(大約20%左右),難治性癲癇的診斷應嚴謹、慎重,不可過早下定論。
盡管大部分癲癇發作不可怕,但有一種癲癇發作也要引起重視,及時送來 搶救治療,那就是癲癇持續狀態。這種癲癇發作后停不下來,持續5分鐘以上就應立即撥打120送至 搶救。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