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神經系統慢性疾病,長期的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長期的治療后,癲癇病還會反復發作,更難以治愈,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及心理陰影。那么,癲癇病為什么難以治愈?下面還是一起來看下吧。
癲癇病為什么難以治愈?專家介紹具體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診斷錯誤:包括誤診和發作類型判斷錯誤。有的被診斷為癲癇的患者根本就不是癲癇,而是其他病人,包括非癇性發作性疾病,如癔病、錐體外系疾病、睡眠障礙;發作類型判斷錯誤可直接導致治療的錯誤,因藥物的選擇主要根據發作類型,選錯藥時不但不能緩解發作還可能會使之加重,有的藥物會加重發作。
二、用藥量不足、過量中毒或不合理的多種藥物聯合應用:藥量達不到有效劑量時根本無法控制發作,應根據個體化原則,通過療效觀察并配合血藥濃度監測,找到#!佳用藥劑量。有些藥物中毒后使癲癇發作變得頻繁,導致藥物源性發作,卻常常被誤判為劑量不足而盲目增加劑量。有人治療癲癇喜歡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每種都加一點,這是十分錯誤的,這樣不但不能控制發作還增加了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容易導致中毒和耐藥,有的甚至導致藥物源性發作。
三、服用暗中摻有西藥成分的純中藥:這種做法是#!令人深惡痛絕的。中藥中添加的西藥幾乎都是價格低廉的老藥,摻以中藥后就以昂貴的價格出售,而實際起作用的常常是西藥成分;所摻的西藥大都為副作用大、對認知損害明顯的藥物,這些藥近年來正在逐漸被淘汰;因不知所摻藥物的成分和劑量,易導致中毒或因藥物的相互作用降低其它藥物的療效。這些所謂的純中藥可能開始有效,時間久了常常會因為自身誘導或藥物相互誘導作用出現耐受而失效,此時再換用其它藥物也可能會影響療效。
四、用藥時間安排不合理:不仔細分析癲癇發作規律而機械地將每日用量平均分配,常常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尤其對半衰期短的藥物更是如此,較好合理安排服藥時間,使血藥濃度高峰時間覆蓋預計發作的時間段,如主要在夜里發作的癲癇患者,晚上的藥量要相對較早晨大些。
五、頻繁換藥:有的藥物達有效血藥濃度需要時間較長,應有足夠的耐心觀察療效,不能急于求成,頻繁換藥。否則不但不能控制發作還會導致藥物的交叉耐受性產生。
六、復查腦電時停藥,導致醫源性癲癇復發:這種現象常常發生,是由于醫務人員缺乏全面的癲癇診治知識造成的。
七、不避免誘因和無良好的依從性:不按醫囑服藥和避免誘因,私自減量、停藥、改變服藥時間。醫生應幫患者找到誘因并囑其避免;必要時查血藥濃度檢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