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病友會群里飛舞姐發起了關于心因性發作的話題,但好多朋友還不知道什么叫&ldquo" />
今天病友會群里飛舞姐發起了關于心因性發作的話題,但好多朋友還不知道什么叫“心因性發作”,在此感謝海海給大家分享的信息,我分享,我快樂!
什么是心因性發作?
心因性發作是一種常見的非癲癇性發作,盡管看起來可能像癲癇發作。在過去,常把心因性發作稱為“假性發作”。心因性發作不是因為腦內異常放電引起的,而是神經心理方面的問題。需注意的是,心因性發作并不是患者故意表現出來的,并且通常患者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發作是非癇性的。
心因性發作表現為什么樣子?
常類似于我們前面提到的復雜部分復雜或大發作。旁觀者常描述患者全身發硬、緊張感、抖動、抽搐樣動作等表現。由于醫生很少會有機會親眼看見發作,可能會根據旁觀者的描述錯誤地診斷為癲癇發作,甚至有時在按照癲癇治療數年無效后才確診為心因性發作。
心因性發作常見嗎?
比較常見。有研究顯示,到癲癇專科中心就診并進行視頻-腦電圖檢查后,發現有20%的患者最終被診斷有心因性發作。這些患者中,約有1/6的患者曾經后在就診時有癲癇發作。換言之,有許多患者即有癲癇發作,同時也有心因性發作。心因性發作#!常見于青少年和成人,也可發生在兒童和老年人。女性更容易發生。
如何診斷心因性發作?
患者和家屬提供的詳細病史是診斷的#$手資料。根據發作時的特出表現,醫生常會有個大致傾向性考慮。確診常需要進行視頻-腦電圖檢查,通過抓到臨床發作并分析同步腦電圖改變而得出診斷。
心因性發作的預后如何?
心因性發作并不意味著有嚴重精神心理疾患。醫生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本病性質,盡量使患者接受診斷并定期隨診觀察,許多患者在接受建議并了解疾病的性質后癥狀會有所緩解。有些患者同時患有焦慮或抑郁障礙,可以考慮服用合適的藥物來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