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單一性發作癲癇小發作常在青春期好轉,亦有的合并或轉變為大發作。藥物控制可以減少發作。" />
典型的單一性發作癲癇小發作常在青春期好轉,亦有的合并或轉變為大發作。藥物控制可以減少發作。大多數患兒智力正常,只要避免單獨活動,防止外傷和交通事故,一般都可以正常學習、生活和工作。小編將和大家一起解開單一性發作癲癇危害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的疑問以及治療方法。
突然短暫意識喪失,發作不超過30秒,自行恢復。如患兒在學習或玩耍時突然面色蒼白、雙目凝視、中止原來的活動和談話、手中持物跌落、頭前傾、口角眼瞼顫動、時有眼球顫動,既不跌倒、也不抽搐。發作頻率不等,少者每月1~2次,多者每日數次,甚至百次。劉國英指出一般智力不受影響,若頻繁發作,可能影響學習。以5-10歲多發,15歲以后發病的稱失神樣發作,多見于顳葉癲癇。大發作病人服藥后程度減輕,雖只有短暫意識不清,仍應視為大發作,而非失神發作。
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代中國對癲癇病早有認識。《黃帝內經》中對癲癇二字有過確切的定義,“癲”即癲狂,表示發作時的意識障礙;“癇”即抽搐,表示發作時的痙攣狀態。中醫治療癲癇由來已久,癲癇在發作期,首先要急則治標,控制其發作,盡快解除病人昏厥和抽搐的危急狀態,宜以豁痰開竅、熄風止痙為治法,選治療效快而作用強的,采用不同的治療途徑。在休止期或緩解期,病情趨于緩和,此時則以緩則治其本的原則,認真細致地辨證,認清其病位、病性,分別予以治之,整體上以健脾化痰、補益肝腎、養心安神為治法,除其痰、風之源,以治其本,防止本病的復發。同時根據臨床綜合表現辨證論治,邪實者,以攻邪為主;有虛象者,予以扶正。攻邪常用熄風、瀉火、活血、滌痰等法,扶正多用滋肝、健脾、養心、補益等法。但有邪實而正虛,在攻邪的同時,要兼顧扶正,在正虛的同時兼有外邪,則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達到祛邪平癲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