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因:
" />
癲癇病因: 1、遺傳因素:在一些有癲癇病史或有先天性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臟畸形的病人家族中容易出現癲癇。 2、腦損害與腦損傷:在胚胎發育中受到病毒感染,放射線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發育不良可以引起癲癇胎兒生產過程中,產傷也是引起癲癇的一個主要原因顱腦外傷也可引起癲癇。 3、顱內感染:在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急性充血、水腫、毒素的影響及血液中的滲出物都可引起癲癇發作,痊愈后形成的疤痕及粘連也可能成為癲癇灶;寄生蟲病如腦血吸蟲病、腦囊蟲病常引起癲癇。 4、環境因素: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稍多,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另外發熱,精神刺激等也是癲癇發生的誘因。 5、顱內腫瘤:30歲以后發生癲癇的病人,除腦外傷外,腦腫瘤是常見病因,尤其是緩慢生長的腦膠質瘤、腦膜瘤、星形細胞瘤等。 6、腦血管病:除血管畸形產生癲癇發作時年齡較輕外,腦血管性癲癇多見于中、老年人。出血性及缺血性腦血管病均可引起癲癇。 7、營養代謝疾病: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甲亢、維生素B6缺乏等均可導致癲癇發作。 8、中毒:鉛、汞、一氧化碳、乙醇等中毒,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肝性腦病、高血壓綜合癥、急進性腎炎、尿毒癥等,均可產生癲癇發作。 9、腦寄生蟲病:由于吃了被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使蟲卵進入體內,隨血循環寄生于大腦皮層,引起癲癇發作。隨著社會的發展,衛生狀況的改善,腦寄生蟲病引起的癲癇有所減少,但還是要注意飲食衛生。 10、先天性疾病:如染色體異常、遺傳性代謝障礙、腦畸形及先天性腦積水等。 11、顱內外傷:顱腦產傷是嬰幼兒期癥狀性癲癇的常見原因,挫傷、出血和缺血也能導致局部腦組織軟化,日后成為癲癇灶。成人發生癲癇的更多,可達30%左右。外傷后癲癇的發生率為0.5%~50%,昏迷時間越長,腦實質損傷越重,發生率越高。如急性期顱內血腫壓迫,腦實質損傷后水腫導致的顱內高壓,都可導致癲癇發作,顱腦手術后的損傷、腦細胞功能紊亂,發生癲癇。 12、變性疾病:如結節性硬化癥、老年性癡呆等也常伴有癲癇發作。癲癇病的臨床病因分析
文章來源: 癲癇知識 發表時間:2017-06-28
舉報/反饋
本欄目最新
本欄目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