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俗稱“羊癲瘋”,是一個伴隨人類產生就" />
癲癇俗稱“羊癲瘋”,是一個伴隨人類產生就有的古老疾病。癲癇的患病率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分別為0.5%、0.72%、1.12%,以此估計,全球大約有5000萬癲癇患者,我國癲癇患者總數約900萬。癲癇病人的親屬、朋友都應了解癲癇病人常見的處理辦法。癲癇病人的精神障礙可發生在癲癇發作前、發作時、發作后,也可發生在癲癇發作間歇期,那么在癲癇病治療的過程當中會碰到哪些誤區呢?
1.價高療效好。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藥品價格和療效沒有直接關系,價格高的藥品效果不一定就好,價格低廉的藥品效果也不一定就差。療效的好壞關鍵在于選藥是否對癥。凡是由國家有關部門定價的藥品,價格的高低取決于開發此種藥品的成本,相對而言,由于開發新藥需要成本高,價格一般就高,而一些老藥價格就相對便宜;進口藥相對國產藥也要貴好多,因為,國外生產藥的成本要高一些。
2.偏方治大病。有些患者或家屬對此卻深信不疑,到處打聽,這些偏方、秘方、單方、驗方,有的患者吃了一些偏方之后,短時間內未發病,就認為是偏方起了作用。實際上,臨床觀察發現,只服用安慰劑的患者中也有20%可在很短時間之內緩解。
3.抗癲癇藥的副作用較大,不發病就減量或停藥。有些人也怕抗癲癇藥物會影響到智力,隨意減量或停藥,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殊不知,不規范用藥,癲癇反復發作,對患者造成的損害都比藥物副作用還更加嚴重:癲癇病是慢性的一種疾病,既然是慢性病就不能在短時間內治愈,需要長時間的正規化系統性地治療,直至達到癲癇的臨床治愈標準才能試行減量。
4.西藥毒性大,中藥#!安全。這種認識不全面,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藥品都有兩重性,既有治病的功效。也可能有副作用。但是并不是說所有的患者服用西藥都會產生不良反應,發生不良的反應也只是極少數人。而且多數不良反應停藥后即可消失,導致嚴重不良后果也是非常的罕見。中藥相對西藥而言,不良的反應也要少一些,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藥都是無毒性的。
5.多藥聯用效果好。誠然,在治療某些疾病時,聯合應用多種藥物,會取得較好的效果,但癲癇病不是這樣,這是由于抗癲癇藥物特點所決定的。例如,有些抗癲癇藥物在聯合應用時,一種藥可以降低另一種藥物在血漿里的濃度,例如苯巴比妥可以使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妥泰等多種藥物的血濃度下降。
在癲癇病治療的過程當中會碰到哪些誤區呢?其實正確的治療癲癇方法應是選用一種藥物,如果劑量正確,而且已達到該藥在血中的有效濃度,但還沒有控制發作,這時可以換用第二種藥,無效可再換第三種藥,仍舊無效時,可以在應用一種藥物的基礎上加用第二種,只有少數情況下才需要同時應用三種藥。切忌不可以亂服藥還有亂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