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和腦電圖改變提示腦神經元過度、同步異常放電始于一側腦半球局部。根據發作過程" />
臨床和腦電圖改變提示腦神經元過度、同步異常放電始于一側腦半球局部。根據發作過程中是否有意識障礙,部分性發作分為:單純部分性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意識障礙,是指對外界刺激不能作出正常反應。復雜部分性發作可在發作開始時即有意識障礙,或由單純部分性發作繼發意識障礙發展演變而來。單純和復雜部分性發作均可進展為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局部或部分性發作的臨床和腦電圖表現直接反映了發作的始發部位和擴散途徑,越來越多地局部性發作的解剖實體被發現和確立,在描述和診斷時應結合這些信息。
一、單純部分性發作
發作持續時間短,一般不超過一分鐘,起始和結束均突然,發作時意識保留,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運動癥狀:異常過度放電始于腦皮質運動區,臨床表現為受累肌肉不自主強直或陣攣性抽動,發作多局限于一側身體的局部,也可向鄰近部位擴散。
癲癇發作都有哪些癥狀表現"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609/20160905164105317.jpg" />
2.軀體感覺和特殊感覺癥狀:異常放電始于皮質感覺區時,產生各種感覺異常,如錯覺、感覺扭曲等。病灶在皮質中央后回軀體感覺區時,頭、軀干和肢體出現短暫性感覺缺失、疼痛、冷火熱、麻木、觸電感等。特殊感覺癥狀,如視覺:視覺缺失、閃光、斑點、彩光等;聽覺:嗡嗡聲、刺耳聲等;嗅覺:化學或代謝物異味等。感覺性癥狀常出現在單純運動發作和意識障礙之前,小兒往往不能或不能準確描述感覺異常,因此在臨床診斷上,感覺性發作比運動性發作更具挑戰性。
3.自主神經癥狀:面色或全身潮紅、青紫、蒼白,出汗、立毛、瞳孔開大,胸痛、呼吸節律改變,嘔吐、心悸等。自主神經性發作一般源于邊緣葉和下丘腦有關的皮質受刺激時。
4.精神癥狀:腦的高級功能紊亂,如認知障礙:視、聽和嗅幻覺,虛幻、夢境、時間倒錯等;記憶障礙:記憶扭曲、遺忘、片段缺失、快速回憶、舊事如新等;情緒異常:突然恐懼、悲哀、無故歡喜、抑郁和憤怒等。精神癥狀為#!復雜的癲癇發作期癥狀之一,單純精神性發作往往只有1-2種精神癥狀,通常表現刻板,當出現多種精神癥狀時,更傾向于支持非癲癇性發作。意識障礙和復雜性部分發作也常伴有精神癥狀。
二、復雜部分性發作
也稱精神運動性發作,更傾向稱伴意識障礙的局部性發作,強調局部癲癇灶和意識障礙。復雜部分性發作以顳葉#!常見,其次為額葉和其他部位。依據放電灶部位不同,表現為多種伴意識障礙的癥狀和體征、單獨或同時出現,如各種先兆、自動癥、動作異常、語言紊亂和自主神經癥狀等。意識障礙從意識模糊到意識完全喪失程度不等,可為始發癥狀或繼發于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通常持續幾秒到幾分鐘不等,一般少于15分鐘,發作后常有意識模糊,發作后其他癥狀,如疲勞可持續數小時。
1.先兆:為發作開始,出現在意識障礙前,持續數秒到1-2分鐘,主要表現為軀體和特殊感覺異常、自主神經癥狀和精神癥狀等。
2.自動癥:指點下發作時或發作后,在意識模糊狀態下發生的一系列不自主、無意識活動,事后往往不能回憶。如進食樣自動癥:舔唇、吸吮、咀嚼、吞咽等;手勢性自動癥:簡單重復性搓、摸、揉、抓等動作;言語性自動癥:喃喃自語、叫聲、笑聲等;姿勢動作性自動癥:如游泳、蹬踏、試圖坐起、翻身等。自動癥是多種代謝發作的共同表現,除復雜部分性發作外,也見于失神發作和嚴重癲癇發作后狀態。
3.異常運動姿勢:肌肉強直收縮可產生各種異常姿勢,如肢體僵硬、屈曲和伸直等。
4.自主神經異常表現:血壓升高、心動過緩、面色蒼白或潮紅、出汗、立毛、嘔吐和腹痛等。